您的位置:首页 > 收藏投资

名人效应”给收藏界带了来什么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11-11


近年来,随着我国收藏市场的飞速发展,收藏拍卖业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于是各种各样形式的拍卖活动不断涌现,特别是各大拍卖行推出的“名人专场”,在这一两年以来倍受瞩目。特别是 2003年11月26日,由中国嘉德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会。该专场推出的140多件拍品的总估价为2800多万元,但最终成交金额高达6300多万元,是原来估价的2倍多,且成交率为100%。其中“大圣遗音”伏羲式古琴的拍卖过程可谓惊心动魄,该琴以250万元底价起拍,一位买家立即报出了600万的价格,经过几个回合的竞争,最终以891万元的天价成交。

事实上,名人专场并不是从王世襄开始的,早在1994年4月苏富比就曾在推出张学良“定远斋”藏扇画专场拍卖,计有明清两代名家书画扇面(成扇)110多组共500多幅,结果物以人贵,悉数成交;1995年秋拍的时候,中国嘉德就成功地举办了杨永德的“齐白石专场”和“清水山房藏明清家具专场”;2001年中国嘉德推出的“傅抱石精品暨张氏藏中国书画专场”,全场63件拍品成交61件,成交率96.8%,成交额446.5万元,几乎是估价的两倍;除了中国嘉德,国内其他拍卖行的个人收藏专场也如火如荼,其中北京瀚海在2004年迎春拍卖会上推出的“狮城陈之初藏书画”,也是100%的成交;上海朵云轩推出的陈之初《香雪庄》也屡创高价,其中任伯年的《春风得意》,估价5万至8万元,最终以28.6万元成交。由藏家藏品组成的专题拍卖,是近年来颇有卖点的运作方式。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国内几家以经营艺术品见长的拍卖行,推出不少专题收藏,大多赢得满堂彩。

“名人专场”在藏市虽然风光无限,但业界对此也争议定书颇多,褒贬不一。本文试图透过藏市耀眼的“名人光环”。对当前收藏市场上“名人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其利弊作一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名人藏品,优势几何?

名人藏品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名人”效应上,所谓名人,是指在一些为大众所瞩目的特殊群体。言其特殊,是说他们抓住机遇,通过个人努力,在所从事的事业上取得了令人敬慕的成功。名人不仅是大众追逐的目标,也是媒介关注的焦点,名人的在成就、喜好、追求乃至其行为特征,被传媒张扬着、传播着,以至于许多标志性事物中总是活跃着名人的影子。人们在对名人的崇拜心理、移情心理影响下,对名人所拥有过的东西会有一种特殊的信赖和偏爱,这便是所谓的名人效应。利用消费者的上述心理,将“名人效应”运用在艺术品拍卖中,便有了名人专场或专题拍卖。名人专场或专题拍卖是以收藏家或收藏名人的专题收藏为主的拍卖会。由于这些收藏家或名人大都是长线投资,有的可能纯粹是出于爱好,不遇变故是不会轻易释出的。所以,这种机会对于拍卖公司和买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市场越是景气,拍卖公司信誉度越高,便越有机会组织到这样的专拍。

由于诸多原因,名人专场拍卖,已成为拍卖行创收的一大途径。那些名人的藏品好不好姑且不论,单是他们的名字,已是成交量与成交价的保证。成功的藏界名人,其藏品多以精品为主,凝聚了其卖主大量的心血有的还与买主之间有着不可割舍的情缘。例如“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所展示的古琴、铜炉、佛像、家具、竹木雕刻、匏器等皆为王世襄、袁荃猷夫妇倾半生精力孜孜以求,精心选择的文物精品。

警惕“鸡犬升天” “喧宾”不应“夺主”

王老先生本人在收藏界德高望众,而王老的专场可以说还是一次慈善义拍活动。购买者在获得自己心爱的藏品的同时,还能为希望工程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正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专场拍卖能激起巨大反响本是情理之中的。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拍卖中也有一些藏品价值与其成交价严重背离的现象,王先生名人专场拍卖中,有一件王老先生于1951年3月25日购于烟袋斜街秀古斋的一枚长5.5cm的明 铜兽纸镇事前并不被特别看好,估价仅为 6000-10000元人民币,但最后以104500元成交,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另一个高26cm的小摆件清石雕老人像,估价为: 40000-60000元人民币,成交价达到了1122000 元 。而一般玩家的这一类文房小件藏品,即便是珍品,也难拍出其十分之一的价格。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名人藏品竞拍都会取得正面的效果,参与名人物品竞拍也不能见名人就起哄,至少应该有点道理。我们从竞拍者的购买动机来分析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买家是出于对名人眼光的信任而购买名人藏品,相信这种情况占大多数;其二,认为藏品因为被名人曾经拥有而会有特别的价值;其三,买家购买也只为拥有与名人相关的东西;其四,不排除个别炒家通过炒作名人概念而大赚一笔。这几种购买心态无论是哪一种都对名人本身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这种期望一旦过了头,就会发展成为一种非理性的,甚至于迷信的怪现象,不仅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也违背了拍卖行和名人的良好初衷。

事实上,当人们对其拥有者的关注超过藏品本身时,就会发生一些匪夷所思的怪事。例如,小天后布兰妮吃过的口香糖早前被放到某网站拍卖后,竟掀起一股名人垃圾拍卖的风潮。拍卖网上出现的名人“垃圾”品种越来越多,甚至奥斯卡影后哈莉·贝瑞穿过的内裤,影星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吃剩的止咳药片,迈克尔·杰克逊曾饮用的汽水,也被拿来拍卖,让人看了实在恶心。难以想象,为了这些垃圾而展开激烈角逐,即使最后竞拍成功,如获至宝捧回家的也不过是一块嚼过的口香糖或半瓶喝剩下的汽水罢了。这么说,随便装一瓶空气也能说是名人呼出来的,反正空气也是流通的嘛。走了极端,事情就变得无意义了。

因此笔者认为在当今收藏市场上,名人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名人的力量只是提升了藏品交易的砝码,而非决定因素。过度的运用或偏失的操作,不仅会背离名人本人与拍卖行推出其专场的初衷,还会产生负面效应。无论艺术品拍卖市场成熟到何种水平,拍卖主题或形式如何变化,藏品本身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收藏者愿意购买的根本因素还是藏品本身的价值。只有藏品本身的价值过硬,投资者所付的代价才真正物有所值,名人对藏品价值的提升才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精品再加上名人效应,而不是普通藏品甚至赝品借用名人涂脂抹粉。

藏品的实际价值是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并非靠名人给藏品镀上一层金,就可以鸡犬升天了,再例如上世纪末,某媒体刊登了一篇介绍故宫收藏的虎子和便器,藏界也没有因此引起收藏虎子与便器的热潮,再如古钱界著名的丁福保,古钱借“南张北方”收藏了许多价值连城的大珍品而成海内外知名的大家,但也不能因为如此,就将其收藏的普通品或走眼的东西当作珍品来炒。

更何况玩家或藏家并不等于专家,连专家“打眼”都是屡见不鲜的,我们怎能保证名人藏品中没有赝品劣品呢?一些有远见的藏家也不愿为这种非理性的市场潮流所左右,例如当俪松居藏品拍卖的大获全胜令收藏界兴奋不已时。2004年初,中国嘉德举办迎春书画专场拍卖,图录中将王世襄的另外一部分书画藏品标以俪松居所藏。王世襄不悦而断然将参拍藏品全部撤拍。这批参拍书画本不乏高其佩、金农、李鱼单、陈曾寿诸名家作品,何以不得进入俪松居?王世襄认为,这些书画只是家藏之物,但不符合俪松居的收藏品位,断不可与俪松居藏品相混淆。王世襄对自家藏品分类的认真与执著,充分显示了一个收藏家的真性情。

虽然“名人秀”对藏品的拍卖并不是屡试不爽,业界对拍卖行名人现象的意见也褒贬不一,但“名人秀”仍能一如既往地受到拍卖市场的青睐,其道理很简单,因为名人效应确实能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毋庸置疑,“名人专场”用得好,对收藏行业的整体发展无疑是有利的,对提升藏品的品位和价值也有很大的促进,特别是对于收藏市场常常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反之“名人专场”如果运用不恰当或者走偏,其代价也是巨大的,价值与价格的背离会令这个市场产生大量新的泡沫,让一些普通的藏品价格变得高不可攀,最终导致众多收藏爱好者或投资者逐渐望而却步,就会阻碍收藏市场的发展。 同时我们希望,广大的投资者也应该以客观的、平常的心看待收藏名人这个特定人群,把目光更多的放在藏品本身的价值上,不要让藏家的光环“喧宾夺主”。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