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成首个古陶瓷数据库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10-20]
新华网江西频道10月20日电(记者肖红 张敏 李兴文)记者从日前在景德镇召开的国际陶瓷材料与工程国际研讨会上了解到,中国建成首个古陶瓷数据库并已投入使用。这一数据库的建成,对中国古代陶瓷的断代研究、鉴别真伪、品评优劣和探寻其生产工艺等会做出精确的判断,有助于深入开展中国古陶瓷的研究工作。
据项目负责人之一、陕西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杨云介绍,中国首个古陶瓷数据库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已经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专家的认可并通过终期鉴定。与传统鉴定古陶瓷依靠目测、尺量、查阅大量史料考证甚至经验判断等方法不同,数据库能将人为误差的因素尽可能减少到最低。数据库通过收集大量已经整理的古陶瓷整体形态、高度、纹饰、色泽、生产窑场等详细数据,将其分门别类和归纳整理,从而建立起全面严谨的科学评判数字标准体系。考古研究者只要将新发现的古陶瓷的基本数据输入电脑,就能立刻依据数据库已存的大量信息,对古陶的器型结构、种类、釉色、朝代、产地等特性做出准确而快速的判断。
中国古陶瓷历史悠久,产品丰富,种类繁多,资料更是极为丰富和繁杂。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其精品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就有灰陶、红陶、彩陶、白陶、硬陶等多个种类;从宋代至清朝,瓷器的生产更是迅猛发展,除青、白两大瓷系外,还有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窑场除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外,还有耀州窑、湖田窑、磁州窑等。数据库的建立大大方便了考古文博工作者对现有资料的利用和开掘。(完)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