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伤残艺术品价值几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10-18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于伤残艺术品的态度是艺术价值大于收藏价值,“要收就要完整的”占据着艺术投资者的主要思维。但是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伤残艺术品的投资开始逐渐显现,特别是在2003年9月16日纽约朵尔拍卖行推出的元青花四系少经水云龙纹扁壶,不仅瓶口后补,两面也都有显而易见的长条裂痕,但最终还是以583.15万美元被香港买家买去,此后,人们对于伤残艺术品的投资价值更加关注。


在近日落幕的一些小拍卖会上,伤残艺术品成了投资者的新宠。如在中国嘉德第82期周末拍卖会上推出的明崇祯青花花鸟筒瓶,瓶口微伤,估价1.5万元至2.5万元,成交价为6.82万元;在太平洋第7期拍卖会上,清乾隆青花莲托八宝纹壶,有冲,起拍价3.5万元,成交价为12.1万元;在北京翰海第42期拍卖会上,一只清康熙青花花觚,口爆釉,起拍价2.8万元,成交价也达到了8.14万元。


在国外举办的几场重要拍卖会上,伤残艺术品受欢迎程度更是有增无减。在2003年11月10日的伯罕斯拍卖会上,一位上海收藏者以3824英镑购得一只白底饰以小朵红色灵芝碗,这只碗的边上有一条发丝粗细的裂纹。之后,这个买家又以1016英镑买入一只精致的外有黄色釉彩的雍正碗,拍卖行的说明文字是“已经修复”。这种不同于传统的要求完美无瑕的收藏风格,显示出新型收藏家的出现。


伤残艺术品之所以能够引起市场的关注,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投资价值,拍卖行的有关专家认为,这主要是买家对用树脂类物质修补的残瓷望而生畏的结果。因为这种“新”方法虽然粗看能整旧如新,但几年后便多会变色变质,并失去陶瓷的原初质感。而保存器物残缺破损的本真,既避免了过于“扎眼”、“伤心”的视觉刺激,又渗透出一种古朴的美。而从买家的角度来看,投资伤残艺术品有着另外一层含义。一位曾经参与青花四系海水龙纹扁壶拍卖的上海买家表示,像这种类型的扁壶,大多数都保存在博物馆中,市面上几乎没有流通,即使伤残的,也是非常罕见的,因此也具有很强的投资价值。笔者认为,这种投资理念也应该视为一种全新的方式。


从目前伤残艺术品市场来看,也存在着赝品,特别是由于其价格只有完整艺术品的1/3至1/2左右。特别是在一些文玩市场中,一些所谓的瓷片,以及带有底款的残瓷往往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因此投资伤残艺术品也应该防伪。

(杨羽)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