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蓟县鼓楼前街遗址发掘工程证实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10-14





本报讯 (记者刘静华 通讯员相军)由本报文化部、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历史就在咱身旁”系列活动第三项“走进古蓟州”——蓟县鼓楼前街遗址考古发掘工程,由本报独家报道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目前考古工作已进行20余天,发掘成果十分丰富,出土大量遗迹和遗物。这些遗迹和遗物从各自的角度述说着古代蓟县人的生活面貌。考古中最新发现了一杆由象牙做的细小的秤,秤杆直径仅2毫米,上面还清晰地显示有三种刻度。
目前,发掘的是明清时期文化堆积层,遗迹中较多的是建筑基础及其附属设施,这些房子有民宅,有商铺。在考古1区,有两座比较完整的房子和一个小院组合成的院落。其中一座房子坐北朝南,长6. 8 米,宽4.8米,是正房。正房前的小院地面有规则地铺有青砖和瓦。另还有一座临大街的坐西朝东的厢房。这两座房子就布局和特征来看是居住所用。
从考古2区发掘现场看,主要是店铺遗迹。在此发掘出一套完整的非普通家庭所用的排水系统,十分难得。这里锅灶较多,具有商铺功能特征。商铺遗迹的集中出土,说明鼓楼前街古时就是蓟州的商业繁华之地。
此次考古出土物最多的是瓷器,且各种窑系的均有,其中以青花瓷居多。这些器物文饰精美,制作工艺高超,代表了当时制瓷工艺的先进水平。出土的从汉代到清末的铜钱也为数不少,还发现了一枚日本钱,这昭示着古蓟州存在对外贸易。另外出土的还有高档铜质水烟壶以及铁锁、铜簪子、铁秤砣等生活用品。这批东西的出现,可以看到古蓟州商业繁荣的缩影。本报将继续关注这次重大的考古发掘工作。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