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惨!大型壁画瞬间成瓦砾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10-08

国内艺术家聚首广州呼吁建立评审机制保护艺术精品

  “壁画精品,不能说拆就拆!”第十届全国美展壁画展正在广州热展期间,全国各路艺术家聚首广州,他们在“壁画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研讨会”上发出强烈呼吁:建立评审机制,保护壁画精品!

  作品被铲,作者深感无奈

  公共艺术工作者、广州美院教师林蓝博士对这一呼吁深有同感。因为就在这段时间,她几年前创作的一组大型壁画就在家门口———珠江新城的一处大型楼盘外墙上被刨掉了一半。林蓝说,壁画被刨的事,她事先一点都不知道,对方没有任何知会,直到听一个学生突然对她说“××壁画被拆了”,心中才觉得很突然,接着便是深深的无奈。

  装修毁画,瞬间变成瓦砾

  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秘书长张世彦介绍,前年5月,北京饭店东大厅重修,里面两幅著名壁画———刘秉江、周菱1980年创作的丙烯绘壁画《创造·收获·欢乐》及张国藩、秦龙、岳景融与他1974年创作的瓷嵌壁画《漓江之春》,在作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与整个东大厅一起,瞬间变成了不到两米高的一片瓦砾堆。而这两幅壁画,都曾随当时政治风云跌宕起落,都是旷日持久的大投入大制作,都载入中国壁画经典。

  越毁越多,壁画亟盼保护

  上世纪80年代,经济复苏带动的城市建设热潮使中国壁画艺术家们有了施展天地,文艺思想的解放更使其有着充沛的创造激情,使这席卷全国的壁画热潮产生出一大批壁画精品。在作为中国壁画20年总纪录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壁画》一书中,80年代在时间量上只占一半,入选的作品量却占三分之二。但是,2001年中国当代壁画艺术座谈会曾在与会30多壁画艺术家中作了一个小统计,竟已有25幅大型壁画踪影全无!

  保护精品壁画已成为近期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专家呼吁,借鉴异域经验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王永认为,提倡保护壁画的前提,是建立评审机制,保护精品,对劣品则应坚决禁止其泛滥。

  政协北京文艺界代表姚珠珠、盛中国等19名委员在《成立公众艺术作品(包括壁画)鉴定委员会》建议案中指出,建筑业主更换、频繁改建与装修是壁画保护的最大隐患,应在国家建设规划部门下面设立公众艺术品(包括大型壁画、雕刻及标志性建筑)鉴定委员会,由他们对公众艺术品价值进行评估,一经确定,张榜公布,不得任意拆除或毁坏。

  据介绍,在美国,洛杉矶政府早就有规定所有公共艺术品一经装置落成,立即享有市政府的法律保护,不准任意涂抹、遮挡、拆毁,期限为50年。有识之士指出,这一做法值得中国借鉴。


来源:羊城晚报 (记者张演钦 通讯员曾智峰)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