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桥惊现木桥遗址 专家初步判定出身汉代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9-24]
本报昨日刊登《三桥惊现古桥遗址》的消息后,引起各方极大关注。当天上午,市文物工作者即赶赴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初步判断这是一座汉代古桥遗址,其保存之好、规模之大实属罕见。
这处位于三桥附近一施工工地沙壕内的遗址,是一个月前民工们在施工时挖掘发现的,但一直无人过问,直至被对历史颇有研究的本报读者柴先生在晨练时发现。
昨日,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的王自力等人来到这个深约十五、六米的沙壕里。呈金色的沙层里,错落有致耸立着的21根桥桩。令文物工作者惊叹的是,虽然这些裸露在外的桥桩已有不少严重碳化,但保存仍相当完整。一些下半部分仍未碳化的桥桩开裂的外表,如同古代将士身披铠甲伫立在战场上。从露出部分看,这21根桥桩分为4组,每1组有4至6根不等,组与组之间跨度约6米,目前已出土的古桥总长在24米以上,呈东西走向。木桩南侧的泥沙层中,还了现有瓦片堆积层,其中有大量汉代大板瓦、布瓦,以及子母扣砖、汉五铢钱,以及少量秦代瓦片。
根据古桥遗址处于汉长安城汉建章宫遗址、汉太液池遗址的东南方向,且沙层里有大量汉代陶器残片,文物工作者初步判断这座古桥遗址为汉长安城外一座规模庞大的木桥遗址,且当时岸边或桥上有不少建筑物。
几位考古工作者感慨地说,从事这么多年考古工作,从未看到过规模如此之大、年代如此久远的木质古桥遗址。这一遗址的发现,将对汉代的河流、桥梁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文物工作者已对这一遗址周围进行了保护,并将于近期组织有关专家对其作进一步勘察研究。(《西安晚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