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河北承德发现战国墓群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9-06]
新华网石家庄9月6日电(记者董智永)记者从河北省文物局获悉,承德市滦平县境内发现48座战国墓,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承德市文物局和滦平县文保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正在对这一墓群进行考古挖掘。
这48座战国墓被称为“东营子墓群”,是文物部门在配合修建京(北京)承(承德)高速公路时在承德市滦平县境内发现的。据介绍,“东营子墓群”共分三个区,目前已经挖掘了45座墓穴,还有3座正在挖掘中。
这个墓群的墓穴大都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每个墓穴开口为长方形,小的墓穴为1×2米,最大的墓穴为3×2.5米;墓穴的深浅度不一,最深的达4米多,浅的只有几十厘米。不少墓穴内的骨骼保存完好。联合考古队队长张春长介绍说,从目前的挖掘情况分析,所探明的48座墓穴均为竖穴土坑墓,死者的葬式为仰身直肢葬。绝大部分墓穴曾因修梯田被破坏过,上口盖满经过夯打的五花土。
截至目前,“东营子墓群”共出土包括木鞘铁剑、铜带钩、鬲、铜器等30多件文物。从出土的鬲的特征看,具有战国时期燕文化的特征,它属于一种炊具,样子像鼎,足部中空。根据出土的文物初步推断,这一墓群应建于春秋到汉代之间,大致是战国时期。至于墓群的主人是汉人还是当时的少数民族,仍有待考古专家进一步作出考证。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所长曹凯说,“东营子墓群”的发现与挖掘,对于研究承德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完)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