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九铁路鄂州段发掘六朝砖室墓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9-04]
本报讯 8月上旬,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在配合武九铁路扩能提速工程鄂州段的施工中,在七里界村游家湾再次发掘清理了2座吴晋时期砖室墓,出土了玉、玉、水晶石、金钗、铜镜、错金铜弩机、环首铁刀、铁戟及青瓷器、铜钱等40余件珍贵文物。
这2座墓葬均为凸字形券顶砖室墓,1号墓居南,与北边的2号墓相距4.3米。1号墓封门砖结构为2组三平一竖,其上由8层长方形墓砖错缝平砌而成。甬道由3层长方形墓砖砌筑而成,长83、宽96、内高113厘米。墓室由双层长方形墓砖砌筑而成,内长404、内宽118、内高148厘米。甬道壁及墓壁结构均为2组三平一竖,其上由长方形墓砖错缝平砌而成,券顶亦为长方形墓砖错缝平砌而成。棺床长245、宽118、高15厘米,由3层墓砖砌成:最上的第一层由7排墓砖平铺顺砌而成,第二层与第三层砌法相同,为长方形墓砖横铺,中间间距10—23厘米不等,既垫高棺床,又利于排水。祭台长103、宽118、高10厘米,位于墓室前端,由2层墓砖组成:第一层由3排长方形墓砖平铺,第二层为长方形墓砖横铺,中间间距14—24厘米不等,以利于排水。墓底砖共2层,呈人字形铺砌而成。
2号墓封门砖结构为6组三平一竖封砌而成。甬道及墓室由双层长方形墓砖砌筑而成,甬道长140、宽98、内高155厘米。墓室内长445、内宽166、内高214厘米。甬道壁及墓壁结构均为3组三平一竖,其上由长方形墓砖错缝平砌而成,在墓室前部及墓后壁中部各有一个砖柱,砖柱结构与墓壁结构相同且与墓壁砌筑为一个整体。券顶亦为长方形墓砖错缝平砌而成。棺床长328、宽162、高15厘米,其结构与1号墓棺床结构相同。祭台长150、宽91、高10厘米,位于墓室前端,其结构亦与1号墓祭台结构相同。墓底砖共2层,呈人字形铺砌而成。
2座墓葬的出土器物大多是实用器,主要有青铜器、瓷器、玉器、金器、石器、铁器等,其中1号墓出土的玉和玉在吴墓中非常罕见,充分显示了墓主人地位。玉为羊脂玉雕刻而成,正面浮雕蟠龙纹,蟠龙回首蜷尾,灵动多趣;玉为青玉雕刻而成,有褐色沁,莹润平滑;错金铜弩机,制作精巧,镶嵌装饰有错金鸟纹,菱形方格纹及线条纹等花纹带。出土的青铜器胎体厚重,铸造精美。铜洗内底饰有栩栩如生的双鱼;铜瓶形式新颖,制作工艺考究,后世佛教中的净水瓶与之相似;出土的环首铁刀长117厘米、铁戟长66厘米,均极为罕见。出土的水晶石晶莹剔透,一头圆尖;出土的滑石板光滑平整。出土的青瓷器釉呈青绿色或黄绿色,色泽艳丽,注重工艺与实用相结合;龙首壶流塑似龙首形,把作龙尾状,龙嘴即为壶口,一条长龙盘旋其上,其形体、造型、釉色之美实为少见;蛙形水盂肩部刻画有生动蛙首、四足,小巧玲珑;唾盂为浙江越窑产品,釉色光亮;瓷碟和四耳杯在鄂州吴墓中出土稀少,其釉层均完好,似浮云欲动,有似飘逸感觉。出土铜钱半两、五铢、剪轮五铢、大泉五十、货泉等。2号墓虽早年被盗,但仍出土了四系罐、盘口壶、碗等一批精美的青瓷器。
1号墓出土的错金铜弩机与环首铁刀、铁戟等兵器组合,带有浓厚军事色彩,可判定墓主人为男性,生前是一名武将。这2座墓葬的发掘,对研究吴晋时期葬俗、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实物资料。
(余夏红 谢四海 徐劲松)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