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我国保护民间文化刻不容缓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9-01


  8月30日在津举行的天津杨柳青年画保护工程研讨会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言指出,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挑战,我国保护民间文化刻不容缓。

周和平说,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华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如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过洋节,有的甚至不知道什么内容也过,但我们要意识到,外来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工具,过去读书人都练得一手好字,可现在很多研究生毕业的人写的字都不怎么样。传承传统文化,在教育层面上我们搞的还不多,过去在家里,小孩子看年画、听戏、听父母讲故事、背诗、读《三字经》接受道理,虽然有它自身的禁锢,但孩子们知道仁、义、礼、智、信,知道学习怎么做人,听说华中理工大学开设了《道德经》,如果学生不学将拿不到毕业证书,我觉得这很好,可现在有些地方却教学生怎么作弊,每年高考耗费那么大精力防止作弊,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在全球化的今天,拿什么传承中华文化这是个大的问题,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华文化需要我们一代代薪火相传。

周和平说,城市化进程加快,工农业人口比例不断调整,再加上一些指导思想上的失误,民间文化的流失在加快,这个问题很严重。现在我国从南到北都是一座座“钢铁城市”,很多民间文化逐渐被吞噬,如北京除皇城外,其它地方很难再嗅到历史的味道。如果我们再不清醒地看到城市化发展对民间文化的破坏,我们在保护传统文化上将不可避免地要走弯路。其实我们现在已在吞咽破坏传统文化的苦果,最讲信用的国家却出现了信用危机,这与本民族文化被破坏不无关系。

周和平最后说,讲到民间文化,很多人会说,它是非主流的,其实主流文化不正是这些涓涓细流汇聚而成的吗?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建设如何进行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民间文化立法上还很滞后,但现在全国人大已在考虑制订这方面的立法,目前已进入立法程序。搞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是立法前采取的一种特殊政策,搞这个试点就是想摸索出一种保护形式,同时也是借助它形成舆论氛围,并借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推动立法。

(新华网 记者周润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