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古建筑产权私有 政府保护文物遇阻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8-28]
10处古建筑 9处成出租屋
记者昨日随同深圳市政协委员视察深圳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发现: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万世居、元勋旧址内都住满了租户,而有“深圳陈家祠”美誉的绮云书屋竟成了一家企业的仓库。据了解,目前深圳的10处省级古建筑中有9处都成了流动人口的出租屋。省级古建筑产权私有,使政府在保护文物时遇到障碍。
大万世居4间房租金仅200元
记者看到,在大万世居内住满了外来的男女老少,不少住户都在几个窗户之间拉着细绳晾晒衣物,从外面牵来的电线随意的挂在低矮的墙壁上,大门上也安装了自己购买的把手和门锁,世居内随处洒落着生活垃圾和破旧的衣杉及塑料制品。据一位黄姓租户告诉记者,他一家7口人,在这里租了4间房,以收购废品为生,每月只需200元的租金,很便宜,并不知道这是什么省级古建筑。
大万世居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坪山镇,由曾姓客家人于清乾隆56年(1791)修建,不仅保留了客家民居简洁实用和敦厚朴实的建筑艺术风格,也是全国最大的客家围屋建筑之一,对研究深圳客家源流、民俗、建筑艺术及水利工程等具有重要价值,2002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产权私有 文物保护遇困难
据介绍,目前大万世居内居住了100多租户,全都是外来流动人口,普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在居住过程中乱拆乱建。但因为大万世居的产权归原住的村民所有,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既无法清理里面的出租户,又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全面的收购,其他的省级古建筑也普遍存在这种情况。
对此,政协委员们建议,政府应在加强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法律法规,规定古建筑所有者要加强文物的维护和保管,如果自身无法保护,就必须出让产权。(广州日报 实习生佘振军、记者刘启达)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