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隋人书出师颂》“走出”故宫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8-13



《隋人书出师颂》复制品的局部


现代技术逼真展现古书画稀世珍品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昨天在白孔雀艺术世界举行的故宫博物院藏《隋人书出师颂》高仿真品出版发布会上,众多艺术界、文物界人士看到了故宫博物院珍藏书画的面目,虽然只是仿真复制品,但是气韵不减原作。

  由故宫博物院监制、北京百雅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制的《隋人书出师颂》高仿真品再现了2200万元天价作品的真颜。故宫收藏《隋人书出师颂》一事曾经引起激烈争议,因为最早有宣传资料称这是晋人索靖的作品,而这次复制故宫命名为《隋人书出师颂》,可以说正式承认这是隋代的作品。

  除了《隋人书出师颂》,故宫博物院和百雅轩还合作推出了50幅故宫书画精品,包括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宋徽宗的《听琴图》等等。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书画鉴定家杨新说,《隋人书出师颂》等书法名篇自古以来一直深藏宫廷禁苑,现在又藏在博物院,极少对外展示,许多研究专家也从未有幸见过作品真迹,“因此高仿真品逼真再现国宝风采,无疑是欣赏名作的极好机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普及也有积极作用”。

  据专业人士透露,这次故宫监制的复制品结合了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技术,而且使用了和原画相同的材料,“原画用绢我们就用绢,尽量保持原作风貌,这和日本著名的‘二玄社’单纯胶印不同”。这次制作的复制品一般都是限量制作,因此相当有收藏价值。

  ■链接

  古书画复制的“革命”

  书画复制界最为津津乐道的是日本二玄社复制台北故宫珍品绘画的先例。由于古代书画保养一直是博物馆的难题,即使专业学者也难得一见珍品。

  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方便海内外学人和艺术家研读,台北“故宫博物院”委托世界著名出版机构东京二玄社,独家仿真复制其代表作40多件。二玄社的专家们历经20多年试验,特地研制了一台长5米,高、宽各两米,重达3吨的硕大摄影机,进行同比例摄影、电脑制版和8至12色的高精度印刷技术,选用特殊研制的纸和绢,复制了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东晋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等。

  1996年二玄社复制品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展出时引起轰动,有书画界人士认为,从欣赏、学习、临摹的角度看,这些复制品已胜过原作。

(光明网-新京报记者周文翰)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