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出土汉景帝阳陵彩俑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3-05-12]
历经10年发掘,陕西咸阳附近的汉景帝阳陵呈现于世人面前。这座建造于2000年前的地下王陵,气势磅礴;尤其是数以万计的裸体彩绘汉俑,有武士、侍从、仆佣、商旅、乐人、舞伎,神秘的是,大量彩俑失去了手臂。阳陵考古出土的刑徒墓葬在万人以上,也对中国历史的一些说法如“文景之治”提出质疑。
第一批出土的裸体彩俑都是男性,高约60厘米,没有手臂,遍体彩绘。头面、躯干、下肢涂橙红色,似人的肌肤;头发、眼眉、胡须、瞳孔呈赭黑色;前额、两鬓及后脑勺上有一条宽2厘米的鲜亮朱红色带。虽然陶俑仅有真人的1/3大小,却完全合乎人体比例。
裸体俑的面部表情细腻入微,脸型方圆、阔、长,表情或喜悦、或冷淡、或柔和、或骄傲。天庭饱满,神态沉静的男俑,显然是成熟稳健的中年男子;脸型方浑,颧骨突出,深情冷峻的男俑,可能是来自西域的刚烈丈夫;还有面目和善,眉清目秀的英俊少年。
从葬坑出土的184尊裸体女骑士俑也没有手臂,有的仕女俑身上抹染的紫色矿物质颜料,西欧国家17世纪才开始出现这种颜料。专家推测,这些女彩俑可能是汉宫中骑马表演的舞伎。
为什么出土的男女俑裸体许多没有手臂?专家分析,裸体俑原先都穿着衣服,至今有的俑身上还依稀可辨麻织物的痕迹。这些彩俑与秦始皇兵马俑的整体雕塑不同,汉俑是先塑造出人体原型,施彩加上发肤的真色,然后装上可以活动的木质手臂,再穿上衣服。因年代久远,衣服和木质手臂腐朽成灰,陶俑就变成无臂裸身的裸体俑。
如果说秦始皇兵马俑表现秦代的军旅生活,那么汉阳陵裸体彩俑则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汉代皇室生活。阳陵内有威武雄壮的御林军,供娱乐之用的乐俑、舞俑,骑马女俑。不仅有兵器、车马器和生活用具,还有大量牛、羊、猪、鸡等动物俑。在一个从葬坑用板材挡成的9个隔间里,甚至装有已腐朽的壳、糜、麦等粮食。
令人叹为观止的阳陵发掘成果,只是庞大地下王陵的一角。上万座墓葬中,目前已探明的各类大、中、小型墓葬共5000多座,出土汉代文物近5300件。陵区的160多座从葬坑中,现在仅发掘或试掘了10多座,其中仅有6座是全面发掘。汉景帝阳陵的面世,让许多旧有观念受到冲击。专家称为“华夏雕塑精英”的汉俑,否定了“中国没有雕塑传统”的说法。
阳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旭镇家湾村北,陵园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1至3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仅陪葬墓园区就有3.5平方公里,由帝陵和后陵陵园、南区和北区从葬坑、刑徒墓地、陵庙等礼制建筑基址、陪葬墓区及阳陵陵邑等几大部分组成。
阳陵的刑徒墓,位于陵墓周围,已发掘出35副人骨架。这个墓地有8万平方米,埋葬刑徒万人以上,大多是在修建帝陵及周围其他陵墓、建筑时被摧残至死,或因其他原因被斩首、腰斩的。这一发现,使史载汉朝“文景之治”中的景帝“刑罚大省”的说法,受到质疑。
来源:参考消息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