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一般玩家不同的是,他不但能玩,也能写,他玩物并研物。井市大俗的“雕虫小技”,到了他这儿却玩成了大雅,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
衣着随随便便,为人朴朴实实,谈吐随随和和,走在大街上就像随处可见的心宽体胖的大师傅,绝想不到他是鼎鼎有名的收藏家、文物鉴赏家。这就是大玩家王世襄。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是,他竟使井市的“雕虫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不经意间“玩”出了一片新天地。
去年12月3日,王世襄从专门来华的荷兰王国约翰·佛利苏王子手中,接过旨在鼓励全球艺术家和思想家进行交流的荷兰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作为荷兰享有极高声望的文化奖项,克劳斯亲王奖每年颁发一次,其中最高荣誉奖一人,荣誉奖10人。王世襄是获得最高荣誉奖的第一位中国人。
这一年,该奖的主题是“工艺的生存与创新”,所关注的是对传统工艺和手工制品的改进,把最高荣誉奖颁发给王世襄,是为了表彰他“对中国工艺的专业与创新性的研究”。克劳斯亲王文化与发展基金会会长安克·尼荷芙女士说,王世襄专长于对中国家具设计、技术和历史的研究,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收藏,他的收藏使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手工艺者和学者得到鼓舞。
■自称为“琴奴”的大玩家
2003年秋天,王世襄相依为命、患难与共几近60年的夫人袁荃猷,因病于10月29日故去,留下他孤独地面对窗外枯叶飘落。也在这个秋天,世界著名的文化奖项之一———荷兰克劳斯亲王奖,在10月宣布,将最高荣誉奖颁发给他,奖金为10万欧元。
王世襄对获得此项殊荣感到高兴,他认为自己60年来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妻子袁荃猷的支持。王世襄说:“尽管妻子不幸刚刚过世,但她已经知道我将荣获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她十分赞成我将全部奖金捐给希望工程,并建立一所‘中国-荷兰友好小学’。”
2003年11月26日,中国嘉德拍卖有限公司开槌的“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可谓气势如虹、亮点频频。专场所展示的古琴、铜炉、佛像、家具、竹木雕刻、匏器等皆为王世襄、袁荃猷夫妇倾半生精力孜孜以求,精心选择的文物精品。王世襄老先生为何要拍卖自己几十年的收藏。据黄苗子先生透露,王世襄说:“俪松居的珍藏,也应有个更适合的安排,使之能发挥多一点社会文化效益了。”也许这就是王世襄为何要筹办这场拍卖会的原因。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