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征集旧石器时代遗址保护对策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7-1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28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它们的现状如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案进行保护?今天,国家文物局科研课题办公室向全社会进行招标,征集“旧石器时代遗址现状与保护对策”。
全国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现状怎样,目前没有一个完整而权威的数据报告,但记者日前去过的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可能会有一定的代表性。作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泰山吸引着无数的游人,然而很少有人想到仅在泰山南麓,还有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汶口文化遗址。大汶口镇西南卫驾村口,一座农家小院坐落在乡间马路旁。小院中央的黑色花岗岩石碑上面刻着白漆隶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汶口遗址。”这个小院就是由私人出钱修建的大汶口遗址博物馆,而对面铁路桥下的大片农田就是遗址地了。除了田中的一块石牌,没有任何标志指示这里曾经出土了上万件珍贵的文物和墓葬,距今6100年至4600年前,华夏先民们就在这里生活,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遗址地,为研究我国原始文明的进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像大汶口遗址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并不少见,但具体情况到底如何,我们心里并没有数,所以才提出这个课题,并公开招标。”国家文物局科研课题办的杨主任对记者说。据介绍,此项名为“旧石器时代遗址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的课题,是为了配合制订《古猿、古人类化石及其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四纪古脊椎化石保护管理办法》和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而组织开展的,主要是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28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残损破坏、保护、管理现状展开调查,进行遗产价值、保存保护情况、土地利用、环境、管理、利用及现存主要问题的评估与分析,提出针对旧石器时代遗址的科学评估方法、保护对策建议和保护规划工作的思路,提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可行性建议书,以提高有关旧石器时代遗址的综合保护、利用和管理水平。课题研究时间计划12个月,成果形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旧石器时代遗址的专题现状调研报告和保护规划专项建议,包括个案调查和数据分析。国家文物局欢迎社会各界有志这项研究的人员来投标。(科技日报 记者游雪晴)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