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草原上的美岱召庙会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7-06
  美岱召,初为成吉思汗第17世孙阿勒坦汗的金国都城,后改为藏传佛教寺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十九日,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参加隆重的、一年一度的传统庙会。

  美岱召庙会,由来于纪念明代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皈依佛教所举行的灌顶仪式节日法会:明万历六年(1578)五月十五日,阿勒坦汗及其妻三娘子,在青海湖东畔(今共和县城关)的恰必齐庙(仰华寺)与达赖喇嘛举行盛大会见,为此举办了隆重的法会,由达赖喇嘛给阿勒坦汗、三娘子传授灌顶经,“一心一意皈依佛教”。这次僧界、世俗两大领袖的会见,直接影响着祖国民族关系史的发展。一是藏传佛教(黄教)通过阿勒坦汗传入蒙古地区;二是达赖喇嘛世系由此建立,在西藏逐渐走向“政教合一”的道路;三是标志着蒙藏汉关系获得新的发展,密切了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是年,土默特贵族子弟108人受戒,成为本土第一批传教者,阿勒坦汗给西藏高僧锁南坚措上尊号“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这一尊号由3种语言组成:“圣识一切”为汉语,“瓦齐尔达喇”是藏语“持金刚”(一个佛的名)之意,“达赖”是蒙语大海,意为法海无边,也可译为金刚善意法师。自此便有了达赖喇嘛的称谓,锁南坚措自己为达赖三世,追认他的前两代老师根敦朱巴为第一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为第二世达赖喇嘛。是年法会上铸印文曰“持金刚达赖喇嘛之印”,此印现藏于布达拉宫。三世达赖赠给阿勒坦汗以“咱克瓦尔第·彻辰汗”,即大梵天王之号,这一与忽必烈相似的尊号,无疑是把阿勒坦汗也视为和忽必烈一样的贤明帝王。阿勒坦汗皈依佛教的同时,宣布严禁萨满活动,废止萨满教殉人、畜的陋习,禁止以血祭祀亡故之人,这是有利于生产发展的进步措施。阿勒坦汗进驻青海,明廷深感不安,探知到阿勒坦汗对达赖喇嘛很是尊重,乃命甘肃巡抚侯东莱派人邀请三世达赖到甘肃,三世达赖便与阿勒坦汗就此事进行商议。阿勒坦汗主张达赖喇嘛赴甘肃传法,而三世达赖则吩咐“顺义王(明廷对阿勒坦汗的封号)早早回家”。1579年,阿勒坦汗与三世达赖依依告别,达赖喇嘛赴甘肃,给明朝首辅张居正写了一封信并献上特产、各种礼物。三世达赖的政治地位,受到明廷的高度重视(1588年,明朝向当时在蒙古传教的三世达赖发出到北京的邀请,并赠以“多尔只昌”,即执金刚称号,只因赴京途中,三世达赖逝世于喀喇沁部之章古台地方,未能面见万历皇帝,此是后话),声播宇内。阿勒坦汗则率部回土默川,随之同来的是达赖侄辈的满珠锡里活佛,于呼和浩特1580年始建大召,主持蒙古教务。

  美岱召后来成为阿勒坦汗家族的家庙,灌顶节得以流传下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日,喇嘛在大经堂诵经,下午举行“送百令”宗教仪式,用大麦面20斤捏成尖头人状的邪恶之鬼——百令,在佛乐声中,僧人、民众随后步行,将百令送至东南角楼城外焚烧,以示驱走邪恶,获得吉祥。十四日午后有跳恰木表演节目(一种宗教歌舞,戴面具一一出场,伴佛乐舞蹈,俗称跳鬼),酬神祈福。十五日为正会,下午在4声铁炮响过之后,走出城门“转召”,有弥勒佛像置于辇车之上,辕头系黄布二三丈,由20余人持之导引,旗杖队在鼓乐中开路,车徐徐出城门后按顺时针方向在众人陪护下绕城一周,每至角楼之下停车,喇嘛念经约一个小时,儿童钻穿车下以示得福,绕至东南角楼下焚香念经,后在4响铁炮声中回归寺内。是日,只见街面洒扫洁净,群众设桌施茶,店铺林立,设棚之商贾笑迎顾客。香客有远自伊盟、巴盟及临近省份者,纷至沓来,参加盛况空前的庙会。

  美岱召庙会,自1606年阿拉坦汗孙媳五兰妣吉建成泰和门,请麦达里(召名的由来)活佛为银佛像开光开始,迄今已经拥有399年的传统历史。今年的五月十三(6月30日)庙会快要到了,有旅游、商贸、文艺演出、跳鬼等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颂古歌今,追思往昔阿勒坦汗蒙古金国的兴衰,展现现代建设成就及文明成果。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美岱召庙会也在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成为闻名遐迩的土默川盛会,成为文明、繁荣、隆重的各民族团结盛会。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