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121处遗产地保护“过堂”中国五处被质询地过关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7-06
  昨日,世遗大会对备受关注的121处世界遗产地保护问题进行了全面评估,因种种原因被“询问”的中国5处遗产地顺利过关,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古迹理事会文化遗产评估专家,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处处长郭旃在会议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5处遗产地的评估进展顺利,其中苏州古典园林和湖北武当山不需再提交报告。

  郭旃告诉记者,中国5处遗产地的讨论时间不是很长,“1997年进入‘名录’的苏州古典园林,今年是第一次被评估。去年11月,世遗中心得知苏州计划在拙政园周边建造一座新的博物馆后,立即向中国索要该馆的设计图纸和精确位置,并要求在世遗中心作出评估之前不要开工建设。世遗中心的咨询机构调查后认为,苏州古城的保护计划划分了古典建筑的三种保护档次,即保持、修缮和修复,而新博物馆的馆址上恰好有几座需要保持的建筑物。这次世遗咨询机构国际遗址理事会组织专家进行了监测,认为新馆址和拙政园还是协调的、对比原来的环境状况是改善的,大会对此结论没有大的争议。不需再提交报告。”

  据了解,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遗产,因遇真宫发生大火,去年就进行了第一次评估。世界遗产中心肯定当地政府采取了购置防灭火设施、成立防火站、开辟防火隔离带、建造27个大型蓄水池等一系列措施。大会认为这是每个遗产地都有可能发生的意外,而且中国注意到漏洞并采取相当措施做了改进,不需要再次作出决议。

  郭旃表示,确定世遗名录,不是目的,而是保护的开始。“每6年有个定期监测报告,如果管理不善或者自然、人为等原因,遗产地就会被‘举报’,此次讨论的121处遗产地保护状况,是监测制度的重要内容。”郭旃强调,进入名录不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一些地方政府申遗时要注意的。

  同题新闻

  德国科隆大教堂上黑名单

  在121处被质疑保护状况的遗产地中,世界著名的德国科隆大教堂、坦桑尼亚基尔瓦·基西瓦尼-松戈·姆纳拉遗迹被从警告名单列入濒危黑名单中,截至记者下午6点发稿,加上一登录就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伊朗巴姆文化景观,本次大会已将3处世界遗产地列入濒危黑名单。而柬埔寨吴哥窟、阿曼巴赫拉堡、乌干达鲁文佐里国家公园则历时十几年改善终于幸运“摘掉”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帽子。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