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日,65岁的退休老人赵昱晟历时两个多月,终于在家里毛线编织出了一幅岳飞的《满江红》行书书法壁毯。这张行书壁毯长2米、高1米、厚3厘米,共8行。每一英尺(0.929平方米)的壁毯面有64万根毛线头、103根经线。织这张壁毯光毛线就用了9公斤。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快报。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了塘沽区新港前卫里赵昱晟的家。
退休之后重干本行
赵昱晟曾在地毯五厂工作,已经退休10余年了。在工厂,他掌握了熟练的手工编织技艺。退休后,赵师傅闲在家,心想着不能无所事事,于是,他开始了手工编织。赵昱晟酷爱诗词歌赋,尤其是岳飞的《满江红》。两个多月前,赵昱晟收拾卧室,腾出了半间屋子,用十几根钢管搭起一架子作为工作台,然后买毛线,他想编织出《满江红》壁毯。
一行字耗掉1个多小时
由于编织是从壁毯最下部向上进行的,相当于倒着写字,所以每编织一行字前他都要思考很长时间,而每编织一行字都要耗掉1个多小时。刚开工时,赵师傅可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家里的地方小、材料有限。他认真查阅以前工作的资料,在原有编织技术上寻求新的样式、技术。赵昱晟的日程都排得很满,现在手里的活儿还要干上几个月。他说,今年9月,他将相继在开发区、市区搞自己的壁毯展览。
想找个接班人传授技艺
现在,赵师傅能熟练地手工编织各种书法、绘画作品。惟一让他遗憾的就是这么多年他没带出徒弟。现在如果有人愿意真心跟他学习,他相信半年的时间,就能带出一个不错的徒弟。
手工织毯面临失传
地毯二厂的马先生说,壁毯是天津著名的手工艺品,早在1947年我国送给联合国的礼物——“万里长城”艺术壁毯就是天津工人编织的。
但由于手工编织壁毯的技术难度大,而且壁毯的销路远比地毯的销路窄,所以现在掌握手工编织壁毯技术的人越来越少了。长此下去,这种手工艺术将面临失传的危险。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