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拍敲响申城第一槌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6-24]
2002年的北京春拍带来了收藏的春天。6月9日,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将率先敲响申城春拍第一槌,推出瓷玉器、古籍善本、油画水彩画、中国书画及古代书画5个专场,计有拍品近千件。
率先登场的瓷玉器专场共有拍品130余件,特点在于拍品品种繁多、质量上乘、价位合理。15号拍品为“清康熙青花开框山水花鸟纹凤尾尊”,通高47厘米,尊口呈喇叭状,长颈、圆腹,足外撇,胎体坚致、细密,白釉光洁滋润,造型挺拔硬朗,瓷底白釉较薄,旋纹明显,绘有青花双圈,圈足的足墙较宽。该器颈和器身分别绘有“鹤海无涯”、“飞鸣宿食”和山水人物等4组开框纹饰,是康熙民窑青花瓷器中的精品。该拍品估价12—16万元。另外,官窑瓷器“霁青釉三孔花插”,底有“大清雍正年制”6字青花楷书。该拍品连有红木座匣,估价9—12万元。本场拍品清代与民国时期的旧工艺品、杂件如翡翠雕蚕桑子、竹雕笔筒、鼻烟壶等均为不易多得之品,值得藏家一淘。
油画水彩画专场由68件拍品组成。以中国第一代油画家作品为主力是上海国拍公司油画水彩画专场的特色。拍品中最令人炫目的有潘玉良的《自画像》。该画连框56×40厘米,估价18—28万元。潘玉良的画作大都流失在海外,此幅画更显得珍贵。一幅来自画家家属的关紫兰的《静物》和一组关紫兰的人物肖像,引人注目。
古籍善本专场推出280余件拍品,包括了历代刻本、明代家谱、名人手札、稿本、抄本、碑帖、印谱、金石拓本及珂罗版画册等数十种。其中,金刻本《泰和五音新改并类聚四声篇》残页、明初刻十三行本《朱文公较昌黎先生集》等均弥足珍贵。近年,历代家谱倍受收藏者的关注。此次,明代刻本1册《新安富溪程氏族谱十五卷》,白皮纸,线装,估价在5—6万元之间,有意者可一试身手。古籍善本收藏渊源流长,古代以书香门第称那些文化教养颇深的人家,便可见一斑。由于古籍善本收藏专业性强,收藏圈子较为窄小,且国内仅有少数几家拍卖公司从事这一拍卖。因此,较之其它传统收藏,这一拍卖竞争相对平缓,所以升值潜力更大。同时,善本刻本为人工手工刻出,既费时又费力,成本高,因此现代人无法也不愿假冒,其保真保值性强,近年市场看好,相信由国内古籍善本专业单位上海博古斋提供的此场拍卖拍品不会让藏家失望。
中国书画专场共推出拍品近800件,分成中国历代书画和古代书画2个专场进行。历代书画专场拍品不少为巨幅宏作,199号拍品是傅抱石的《文会图》镜片,高141、横363厘米,是画家1943年于重庆为涂山文学会补壁而作。画上有傅抱石长子傅小石和著名画家亚明、宋文治先生题字。此画有画家家属和专家鉴定可谓流传有绪,同时,附有专家等题字时的照片,为此场拍品中扛鼎之作。估价为125—200万元。51号拍品为赵之谦《牡丹富贵》中堂,长126、宽92厘米,作者以书法入画,挥洒自如,而花枝艳丽,山石横出,开了近代写意花卉之先声。此专场有不少价格低廉且具真、精、新标准的拍品,如明代徐枋的《山水》立轴,米芾后裔米汉雯的《行书》立轴等均是难得一见的珍稀品。近现代画家如张大千的《金笺山水》,李可染的《井冈山》镜片,林风眠、刘旦宅等人的作品均是可圈可点,其中不少作品直接得自画家本人。古代书画专场拍品均由“博古斋”提供,97号拍品是八大山人的《蕉石立禽图》立轴,此图为朱耷晚年作品,也是其风格趋于成熟老辣时期的佳作。画面悠闲旷达,虽温文尔雅但见豪放,尽现八大山人用极少笔墨表现复杂事物的特点。该图著录于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宋元明清画家年表》等古代书画目录。此场拍卖会上的拍品不少均著录于上述专业出版社的书录中,如160号拍品明代宗师沈周的《秋江放棹图》,曾著录于《博古斋藏画集》第4、5、6、7号。放眼近年中国书画拍卖,凡在专业的正式出版物上著录过的画作,拍卖时常大放异彩,本场中的拍品亦令人期待。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