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南疆捞出石鼓令牌 推断清代民间用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6-10
一名赶海捞海螺的男子在南疆附近打捞上来六件石器,每件石器上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图案。

昨(6日)天15:00塘沽区朝阳新村某居民楼金先生用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六件外形独特的物品,这六件物品都是石制的。其中最大的是一个石鼓。石鼓的一面刻着两条龙和一个“福”字,另一面雕刻着八卦和阴阳鱼的图案。这个圆形石鼓直径为26厘米,高约4.5厘米,重量至少在5公斤以上。另外五件物品全部是令牌形状,其中三枚长27厘米,高3厘米左右,一面雕刻着龙凤图案,另一面有两个醒目的“令”字。另两枚令牌的上部呈扁平状,长30厘米,一面雕刻着一条龙,另一面雕刻着一只凤,颜色分别为黑色和绿色。这六件石器上的花纹似乎都是手工雕刻,外观基本完好,只是石鼓上有一道裂纹。

金先生说,前天上午,他在南疆南坝附近拾海螺时,突然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浅水里有东西折射出光来。

他开始以为是啤酒瓶,为防止脚被扎伤,就想把“啤酒瓶”捡出来扔到岸上。他用手去摸,才发现这是个石鼓。随后,他又在附近水域先后摸上来四枚令牌。得知渔民曾经还在附近水域发现过一枚令牌,金先生又在四周摸了半天。但由于已经开始涨潮,他只能退回到岸上。昨天一早,金先生再次来到南坝,在周围的海水里摸了三个多小时,又摸到了一枚令牌。

文物保护人员表示,南疆南坝附近曾经有过堆土造坝工程,所以推断这些石器可能是在运土的过程中从其它地方运到南坝的。从史料上看,令牌多采用竹、玉、象牙等材料,以便容易携带,像这样以石头为材料的令牌还很少见。从图案上看,龙凤图案多出自晚清,但史料中清代没有用石头做令牌的记载,所以推断这些令牌并不是官方制作的,有可能是民间作法事时自行雕刻或者是团勇等民间组织发令时使用的。 稿件来源:北方网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