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收藏和收藏媒体的絮语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5-28]
收藏,这里专指民间收藏,无论作为文化活动还是社会现象,在通常状态下,都是大好事,都是国强民富的盛世光彩,都是民众文化素质日渐增长的必然。当人们衣食不存,温饱难济的时候,当社会发展处在蒙昧野蛮的阶段,则何收藏之有?何热之可能?
收藏之风,中外古今,时冷时热,流行不止。今日中国的收藏热,是历史上收藏传统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中国古代的收藏,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就有古物的收藏。事实上,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萌芽,人们对于奇珍异宝的赏识和追求也就与之俱来。但是,商周时代的收藏,已远非原始形态的审美需求,而是由王室、宗庙、府库和档案机构主持的官方收藏。其中“有宗庙坛场祭祀之藏”,有铭刻先功的宫庙之藏,有“书之竹帛”的府库之藏等等。所藏之物,皆为神圣、权力、功勋、财富的象征,威严无犯,与君国共存亡,以至在征战中胜者“俘其宝玉”,败者“载玉而行”的事例屡见不鲜。自金石学兴起、盛行之后,收藏性质为之一新,规模亦随之巨变。收藏主体由官家扩展到民间、社会,收藏客体由钟鼎宝玉扩大到铭刻所涉的金石简牍等等,收藏动机与目的也转变为学术文化需求。这样的大转变、大发展,对古物的收藏、保护、研究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其影响甚为深远。
今日中国的收藏,无论动机与目的,对象与范围,性质与意义,形式与手段等等,都远远超出前人,高于古代。今日收藏,作为社会现象,既是学术学问,又是大众文化,既是行业,又是产业;其收藏品,既是有特定价值的文化艺术品,又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商品。唯其如此,收藏活动日益升温,在文化产业市场上独领风骚。收藏者不论职业与身份,如潮奔涌。据悉,仅京津两市就拥有50万之众,全国累计达几千万之多。收藏行业组织,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各地。各类地上地下的收藏品交易市场,更难以数计,其生意之火暴,利润之暴涨,日甚一日。据媒体报道,去年国内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突破75亿元,其他交易形式所得同样不容低估。收藏媒体之多,报道频率之高,乃至炒作之盛,远远超出“收藏热”的热度,堪称热中之热。如此这般,可谓如火如荼,盛极一时,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古人云:“福兮,祸所伏”。盛于彼者必衰于此。滔滔江海,难免漩涡、暗礁之害。五彩斑斓的收藏世界,同样隐伏着陷阱和暗算之祸。据众多媒体披露,当前收藏界赝品充斥,假冒横行,上当受骗者叫苦不迭;有假不打,明知故卖,谁也奈何不得;为了假货上市合法化,热心者奔走呼号,好事者出谋划策,受益者开放绿灯,如此等等,都是收藏界由来已久的危机,而且日趋严重,令人担忧。
这一危机的存在,既有传统的种因,又有现代化的创造,而且同任何商品市场一样,与生俱来,与时同在,与日俱新。一位已故古玩收藏学者曾经指出:“旧时,商人之垄断居奇,唯利是趋,百业莫不皆然。而经营金石、字画、书籍等之文物商人,其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彼此倾轧,出奇制胜,甚至坐地分肥,不劳而获,比比皆然也”。今日收藏界和古玩市场制假贩假等违法无道行径,比之于旧时古玩商行,是不及还是有过之?当事者、知情者心底自知。但是,问题的严重性,并不在于违法无道行径令人吃惊、咋舌的种种表观,也不在于它已经造成多么恶劣的后果,而恰恰在于面对如此局面,人们多持视若无睹、习以为常的冷漠心态;或者在哀叹之余,我行我素,无为无奈。毫无疑问,长此以往,收藏文化必将盛极而衰,彻底变质变味。一贯视为一本万利的古玩市场也可能成为收藏者可怕的陷阱。
所谓“违法”,系泛而言之。其实,收藏行业至今尚无专门法律可依、可违。文物保护法只管文物品的收藏与流通,商业市场法律法规现管的只是市场商品交易。更有甚者,是全国收藏业至今尚无政府部门专管。不久前,一家权威媒体的记者,因报道仿古工艺品市场假冒成灾,管理混乱的问题,遍访文物、工商、轻工业、手工艺等行政管理部门,要求索取权威资料,结果是管文物的不管仿古工艺品,管商品市场的不管商品制作,有的机构不复存在,无人可访。再找相关行业组织,回答是什么都管什么都不能管,所要资料一无所获。最后报道专版索性以“仿古工艺品市场混乱该谁来管”为题发表。这种四管四不管的“无政府”状态,使整个收藏界长期处于真空地带,无法又无天,不乱才是怪事。
“无法无天”,久而久之,必将导致无道无德。道德淡化,义利失衡,必将助长制假贩假的不正之风。为此,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制订“收藏法”,强化管理制度,确保经营有序,乃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同时,呼吁收藏者永葆理性良知,坚持诚实守信,平正处事,呼吁收藏学者自尊自重,强化对行业对社会的责任感,远离歪门邪道,也势在必行,不可小视。现在社会上流行“道德管不着法律”之说,宣扬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要不违法,只要有经济效益,什么都可以自由上市,这并不涉及道德问题等等。法律与道德本属两个不同范畴,两者既不能相互取代,也不会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彼此缺一不可。遵纪守法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正因为如此,党和政府一贯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一再强调对国人实行思想道德教育。收藏行业,人文与功利结合,内涵丰富,结构复杂,必须法,德兼备,义、利并重。特别是其中许多法律规定难以到位的细微处,例如收藏品的真伪之辨,优劣之分,源流之察等等,往往道德的因素与作用更为突出。不久前,见到一位著名文物鉴定专家为一家文物鉴定中心的题词,很是耐人寻味。题词说:“诚信为本,净化鉴定”。这里强调的仍然是“诚信”之德,而且提出“净化”的问题,想必是有感而发,有实可指。再联系到收藏界的种种奇闻怪事,就不难理解题词中的奥妙,也不难领略“诚信”、“净化”的真谛。一方面,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从业者蜂拥而起,跃跃欲试;另一方面,法制松弛,管理失调,诚信淡漠,危机潜伏,这可能是眼下收藏界的现状。而如此态势又不可避免地助长了人们的盲目和浮躁心理。其中一些新闻媒体表观尤为突出。据某知名媒体称,近年来,全国蜂拥而出的收藏类期刊、报纸、报刊收藏版,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收藏专题节目,书市上林林总总的收藏类图书以及非正式出版的收藏类书刊、报纸等等,究竟有多少,很难计其数。由于新闻媒体的报道宣传常常左右着收藏业的发展趋向,其作用与影响之大,可想而知。最近,这家知名收藏媒体指出:“当今收藏活动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媒体之功不可抹杀,而收藏活动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媒体也是难辞其咎。媒体之于收藏的作用,实在正如古语所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因而面临着“突围”的窘境。这样的评述出自收藏媒体圈内,很值得赞赏。解铃还须系铃人,敢于自扬“家丑”,必将增强自身的可信性和权威性,应该为之鼓呼。这家杂志还细述了当今传媒界存在的弊端和偏颇的种种表现:例如说现行媒体良莠不齐,有的内容上教条、呆板、空泛、雷同、抄袭,漏洞百出;有的翻炒陈账,移花接木,大搞变换术;有的介入经营,违背媒体职业规范;有的擅自哄抬藏品报价,相互竞争,同样的东西,甲刊报价5千,乙报报价8千;有的由于业务水平有限,或出于人情关系,常被贩假者利用;有的干脆看钱办事,为贩假者和古董贩子充当吹鼓手;有的凭借人们对媒体的看重和信赖,不惜篇幅,对收藏品发表长篇大论,或为其编撰动人故事,或请专家写评论文章,把次品炒成珍品,把假的说成真的;有的通过鉴赏、收藏等栏目,借赏介之名,行推销假冒之实等等。凡此种种乱象,当然不是媒体的全部,也不是某些媒体的专有,更难以说“一以贯之”。但也足以表明媒体与行业存在的盲目与浮躁,也表明盲目与浮躁在媒体与行业之间的互应、互动。收藏行业的本质是文化,是高雅的社会文化;收藏活动的本质,是收藏时代,收藏历史,收藏文明。媒体的鼓呼、呐喊、传接、评说等等,只要定准这个基调,高扬这个主旋律,就能找出“突围之路”,走出“迷失的怪圈”,确保“博雅崇高的精神家园”。
此外,在媒体与行业的关系上,也可谓独树一帜。两者配合之默契,依赖之紧密,呼应之快捷为其他媒体所罕见。例如,几乎所有收藏媒体,无论宣传报道和鉴赏炒作,都迎合收藏者之所好,集中在文物古玩上,而对其他收藏领域和对象却漠然置之。这是对收藏业的一种误导,只能助长单纯“藏宝”保值和制假贩假之风。作为社会文化的收藏业,其活动领域之广,包括古今人类生产、生活和艺术创作所至的大千世界;收藏品类之多,包括古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大自然造化之功的人文与自然的万象万物。过分热衷于不可再生、资源稀少的文物古玩品,不可取,也行不通。
新闻媒体一旦由于浮躁而迷失方向,对自身赖以生存的行业失去正确的监督与引导,一切向钱看,必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为社会所难接受。各类收藏媒体,特别是作为行业喉舌的重要报刊都要以身作则,对收藏业的规范、健康发展,发挥引导、权威与旗帜的作用。
拥有千万大军的收藏业的崛起和发展,有如大江东去。尽管有时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但终究奔流到海不复还。与之共生共荣的收藏媒体,都将在收藏业面临的种种机遇与挑战中作出新的抉择,接受新的考验。 (彭卿云) 中国文物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