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收藏投资

字画真假:科技也能说了算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4-30
中国字画的辨伪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一般最终的鉴定权都在资深老先生手里。但老先生的水平再高,谁又能保证其万无一失呢?谁又能保证同样资深的老先生对同一幅字画的真伪不发生分歧呢?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字画鉴定中现代化科技手段运用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在利用科技手段鉴定字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卢浮宫“协议”

1997年春。法国巴黎卢浮宫。欧阳启名和堂妹欧阳津正在兴致勃勃地参观。不经意间,姐妹俩谈起法国的科技工作者正在对卢浮宫里的油画进行化学分析。正在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东方美术史的欧阳启名受到了启发,她问当时正在留学比利时根特大学、学习分析化学的欧阳津能不能用化学的方法鉴定中国的字画呢?妹妹回答,可以试试。俩人进一步探讨了这种新的鉴定方法的可能性。谁承想,四年之后,她们就真的承担起了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字画鉴定中现代化科技手段运用问题的探讨与研究”。艺术与自然科学就从这种不经意的姐妹谈话走向了最终的学科的交叉。

中国字画的辨伪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一般最终的鉴定权都在资深的鉴别界的老先生的手里(除非字画作者本人依然在世)。他们的鉴定经验是极其丰富的,所见之多,积累之厚,学问涉及之广,都不是靠读几本书,看几件文物就能达到的。在他们那里,字画鉴定是一门学问,是其一生的学识和经验的总汇。但老先生的水平即使再高,谁又能保证其万无一失呢?谁又能保证,两位同样资深的老先生对同一幅字画的真伪不会发生分歧呢?毕竟经验是属于主观的范畴。

2001年8月,欧阳启名与欧阳津等申请到了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字画鉴定中现代化科技手段运用问题的探讨与研究”项目,这也是首都师范大学申请到的第一个艺术科学的国家课题。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今年4月7日该项目通过了鉴定,可以说是在鉴定中国字画方面应用科技手段的尝试,或者说是在为专家的经验性鉴定寻找客观证据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潘家园买假

2001年8月的一个周末,已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的欧阳津来到了北京有名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她看似漫不经心地走到卖字画的摊位前。这里摆放着著名书法家启功、沈鹏、欧阳中石和刘炳森等人的“书法作品”,每人的“书法作品”几乎都有一摞,而且十分便宜。欧阳津与摊主经过讨价还价,便以每幅15元的价钱买了七幅欧阳中石的“书法作品”。看着成摞的“书法作品”,看着便宜的价格,欧阳津知道这些都是赝品,但她要的就是赝品。对她来说,如果从伯父欧阳中石那里得到一幅真品,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还会一分钱都不花。但为了科研,她只能从这里买赝品,她要把这些赝品上的图章与她所得到的欧阳中石的真品图章作一次化学分析。

回国后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欧阳启名知道,书画家在使用印泥上都有自己的习惯,也有自己喜欢的颜色。书画家在一个历史时期总是会买同一个牌子的印泥,并在这种印泥里掺入一些其他成分,以使印章的颜色更深,或更鲜亮。有的名家甚至还在印泥中掺中药,以保证它的色泽不变。欧阳启名觉得书画家的这种习惯对于鉴定书画的真伪十分有利,因而她才建议欧阳津先从鉴别印章开始。

图章的鉴别

从2001年8月开始,姐妹俩与清华大学分析中心的周群及北师大分析中心的马辉合作,指导北师大研究生对书法真品上图章的印泥和赝品上图章的印泥成份进行了化学分析。她们选用了多个样品,分别比较赝品的印泥与真品的印泥。

欧阳津等人首先采用荧光法测试印泥。此法可以对大多数文物做无损分析。经过对四个样品的测试,他们得到了三种印章的荧光光谱。其中,欧阳中石先生的两幅作品印章的光谱图一致,而赝品印章的光谱图不仅与欧阳中石的不一样,且两个赝品印章的光谱图相互也不一样。

研究人员又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拉曼光谱法测试印泥。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使用探头,利用近红外激光光源照射样品,又获得了三种清晰的拉曼光谱图。结果依然是两个真品印章的拉曼图谱一致,而另外两个图谱又是与真品不同,相互之间也不同。

为了证明试验的可靠性,研究人员又另外找到三幅赝品的图章,与另两幅真品的图章一起进行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从红外光谱中,可以知道印泥的主要成份,真迹的成份与赝品的成份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此外研究人员还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也从成份上区分了真品赝品的不同。

欧阳津对记者说,之所以使用这么多的方法测试印章,主要是看看哪种方法更适合辨伪。现在看来,将多种方法综合起来检测,基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出真品赝品的差别。

宣纸的“年龄”

除了对印章进行测试分析外,课题组也运用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化学分析方法对字画所使用的宣纸、颜料、墨迹等进行了测试。比如课题组曾对历史上6个时代的宣纸进行了光谱分析,发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可以明确描述宣纸的化学成分,特别是一些纤维和矿物质的存在。通过对不同时代宣纸的比较,得到同一时代的宣纸具有相似的红外图谱,而不同时代的宣纸具有不同的图谱,特别是西夏用纸与现代宣纸的数据中所产生的差距基本可以用作年代的鉴定方法。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课题组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鉴定中国字画方面取得飞跃性的进展。但欧阳启名十分清楚这种方法并不是鉴定中国字画的唯一方法和决定性的方法。她把这种方法定位于“为鉴定我国字画提供了科学的辅助手段和科学依据”。她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2004年初,一位老先生来到课题组。他带来一幅康熙的字要求鉴定真伪。这幅字是他五十多年前买的。课题组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样品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它的图谱与课题组以前收集的清代的宣纸图谱是大致相同的,因而可以认定样品的纸张是清代的。但由于没有拿到宫廷纸的数据,所以不能鉴定是不是宫廷用纸,更不能鉴定是不是康熙的真迹。有关专家经过对这幅字分析后认为,从书法的风格看,应该是康熙早年的作品。但仔细看可以发现字迹是后描上去的。据此可以推断这幅字是在清代末期,一些太监从宫里拿出真品,经水印以后,又填的墨。欧阳启名说,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科技鉴定字画的手段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绝对不能代替专家的经验性鉴定方法,但它可以验证专家经验性鉴定的科学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帮助专家完成一些不能说得清楚的问题。

无损伤方法

有人提出,在利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拉曼光谱法测试文物时,是否会对文物有损伤?因为许多文物,特别是纸介的文物特别怕强光的照射。这个问题也正是课题组最关注的。1997年当欧阳启名和欧阳津在法国卢浮宫参观时,她们所了解到的法国鉴定油画的方法是从画作的颜料上取下一小块,然后再进行化学分析。不论从原作上取下多么小的一块颜料,应该说都是对文物的一种损伤。姐妹俩当时就想到如果要做这种鉴定,就一定要找一种对原作、对文物无损伤的方法。在实践中,她们摸索到了傅立叶变换近红外拉曼光谱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等既能分析出字画的物质成分,又不损伤文物。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瑾光证实说,测试时的红外光是非常弱的,不会对文物有任何损伤。

利用上述方法对文物进行鉴定,并不是中国人的发明。但是在鉴定的过程中采用无损伤的方法却是中国人的创新。专家们在鉴定这一课题时指出,该课题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感官指标与量化指标、有形分析与成分分析、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并用多种方法交叉验证,尤其建立于无损化学分析基础之上,显示出该课题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对建立完备的数据库和为书画鉴定提供科学的辅证依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专家们认为此课题属开创性的科研项目,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历史回顾

1985年,加拿大文物保护协会(CCT)的科学家们就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一件被作为凡高作品出售的油画颜料进行了分析鉴定。科学家从这幅油画的颜料中发现了大量的金红石(rutile)的存在。作为白色颜料的使用,二氧化钛一般以两种状态存在:金红石和锐钛矿(anatase)。锐钛矿作为白色颜料使用是从1925年开始的,而金红石作为白色颜料直到1938年才开始生产。因为金红石的存在,使得这幅油画的创作时间不可能早于1938年,这与凡高的生活时期(1853-1890)是不相符的,因而可以断定这幅被鉴定的油画是一幅赝品。

■原始新闻

四月七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承担的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字画鉴定中现代化科技手段运用问题的探讨与研究”结题鉴定会暨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该课题通过了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史树青,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新、单国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瑾光,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副主任孙素琴等组成的专家组的鉴定。
稿件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