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艺术评奖黑幕追踪的隐私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4-30
《资深艺术家揭美术界评奖黑幕》等连续报道见报后,艺术圈内一些知情艺术家再次向记者“告密”:不仅美术界存在评奖“秘密”,书法界也有“潜规则”。

 一位多年参与评选的著名书法家告诉记者,因为“书法比赛评选黑幕重重,时间跨度更是‘历史悠久’。”本月16日,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庞中华向记者表示,凡是庞中华的大赛统统免费。他说:“书画艺术类的展赛利用比赛牟取物质利益的组织者不在少数。”

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青少年书法工作委员会主任邹亚把这些不是秘密的“秘密”概括为六种圈套:

 一是收取参赛者评审费,评奖后再要作者花钱买证书、奖牌,这是上世纪80年代很多大赛的套钱方法。

 二是开始称不收报名费,只要参赛,都能评上奖;但评完奖后,致作者函,告知作者获奖了,寄奖品或证书、奖牌成本价80—200元,其实成本远低于此价。

 三是稍微隐蔽一点的收费方式,开始也称不收报名费,但只要参赛,告知作者已获入围奖,另寄评审费50-200元,参加等级奖评选,等级奖奖金如何如何,但能否评上,不言而喻。

 四是直接收费:老师不需把作品寄过去,组织者直接把空白证书和奖牌寄给老师,由老师随意填写,学生的获奖率是百分之百。

 五是更隐蔽的一种方式:开始不收报名费,但评奖后出版作品集,只有购买作品集后方可寄发证书。

 最后一种是打着大赛的名义,举行颁奖仪式,只要交纳一定数额的费用,由老师带领到大赛举办地领奖,只要交钱,都有大奖,各方心知肚明,各取所需。(记者 胡劲华)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