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发展文物产业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3-03-04]
“九五”期间,河北省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发展文物产业,是建国以来河北省文物保护经费投入最多、成效最显著的5年。
河北省是文物大省,现有国家级保护单位58处,省级保护单位542处,均居全国第一位,馆藏文物86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00余件。一直非常重视文物工作的河北省,“九五”期间加大了对文物事业的保护和开发的力度。
该省5年累计投资1.4亿元人民币,抢修了103项文物工程,其中建国以来全省最大的单体木结构建筑维修工程--正定隆兴寺大悲阁落架重修工程投入3300万元,定州开元寺塔主体维修工程投资1300万元。
考古发掘成绩显著,河北省在5年中完成勘探项目188项,抢救性发掘130项。其中阳原泥河湾遗址和张北元中都遗址的考古项目,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河北省还积极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建设,5年投资1.3亿元,新建馆22座,推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文物展览,《战国中山国》、《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满城汉墓》三个专题陈列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5年来投入安全防护经费900余万元,建成文物库房50座,全省文物系统未发生馆库文物被盗案,文物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河北省还广泛吸呐社会资金、推进文旅结合,文物产业开发已经开始起步。
来源:中央电视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