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腐味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4-15]
把玩手边的古董和艺术品,悦人眼目,怡人性情。然而,时下在大部分党政领导干部中悄悄兴起的一股“收藏热”,却将文化与私欲、权力强扭在了一起,变味的收藏散发出浓浓的腐臭味。
从最近几年中箭落马的贪官中,如此“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附庸风雅之徒,不难拈出几个。“浙江第一贪”王天义,在其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中,“收藏”品的评估价值总计高达600万元。闻名全国的辽宁“慕马大案”中的慕绥新也应算作“收藏”爱好者。
贪官污吏举目所见不过一个“利”字,何来闲情逸致真正地调剂情绪陶冶身心?古董和艺术品落于叶公好龙式的贪官手中,何异于善弦者对牛而坐?
如果说,藏品之于贪官,“宫花寂寞红”的凄清境遇,不过令人心生遗珠之憾的话倒也算罢,不容忽略的是,有些时候,藏品往往成为贪官不显山露水收受贿赂的一种新式“秘密武器”。打着切磋个人爱好的幌子暗渡陈仓、受贿洗钱,何见一丝的清雅气象,倒是一副狡诈贪婪的嘴脸表露无遗。
作为领导干部来讲,喜好收藏并无错,把持自我最关键,只有不使收藏“变味”,才不致使自己“变味”,使自己及亲友的幸福“变味”。 (周慧虹)稿件来源:温州都市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