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杭州出现古墓群 12座墓葬跨越1500年历史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3-22
市文保所传出消息:半山发现了一大批古墓群,涉及年代非常丰富。另外,还发现了首次在杭州出土的原始瓷盂,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接到消息后,杭州日报记者立即赶赴挖掘现场。

  十二座墓跨越1500年

  顺着320国道,往半山方向行驶,快到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的地方,就看到几个简易的棚子搭在路边,这是考古人员暂时的安身之处。在简易棚的前面,有几道宽约2米左右的山沟,一阵风吹过,把一缕缕金黄色的泥土卷向空中,显得有些苍凉。放眼看去,一座座墓穴不规则地躺在黄土地上,若没有考古人员做介绍,记者根本弄不清每座墓穴的来历。

  负责这次挖掘的梁宝华说:这次一共发现了12座古墓,初步判定,分属战国、西汉、东汉、三国、南朝和北宋6个朝代的墓葬,跨越1500多年的历史。战国和西汉的墓大多是土坑墓,从东汉到北宋的墓则以砖墓为主。

  大型汉墓疑是“亭长墓”?

  在挖掘现场的东头,有个巨大的墓穴。考古人员说,这是十二座墓葬里最大的一座,长5.56米,宽3.34米,残高有1.2米。

  墓穴由南向北横着,走近一看,墓穴的四周砌着整整齐齐的汉砖,汉砖上刻有美丽的几何花纹。在墓穴的北端有部分汉砖倒塌了。考古人员分析,这座汉墓从规格和造型来看比较上档次,所砌汉砖也很精致,用料上非常考究。但墓穴里空无一物,墓穴北头有被盗的痕迹,估计里面的陪葬品都被盗走了。

  考古人员说,看这墓穴的“阵势”,没准还是个官宦级人物呢!比如“亭长”之类的。

  神秘的“S”形花纹

  考古人员还挖掘到了很多文物,比如春秋时期的印纹陶瓮,汉朝时期的陶器,战国时期的原始瓷豆、盂、碗等。另外,还有玉器类的挂件;铜器类的铜镜、铜带钩、汉代五铢钱;铁器类的铁锅和铁剑等。

  在考古人员的简易棚里,记者见到了部分出土文物,梁宝华拿起其中一个米黄色的盂状器皿说:“这是个原始瓷盂,在杭州第一次出土,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这个原始瓷盂有点像现在的香炉,周围镶嵌着精美的花纹,花纹中间有几个“S”形组成的花纹,在盂口处也有几条细纹和“S”形纹,看上去非常神秘。

  墓葬所在将成垃圾填埋场

  梁宝华介绍,这些年来,考古人员对半山到石塘村一带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和调查,其中最有名的就是1999发现了国宝级文物———战国时期的水晶杯,半山一带已被划为古墓葬保护范围。所以,凡是在保护区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的,之前都必须由市考古所进行抢救性的挖掘。

  因为这一区域已经被划定为天子岭垃圾场的第二填埋场,考古人员就于去年12月份开始在此扎营,把填埋场分成南区块和北区块进行抢救性挖掘。

  就在记者快要结束采访时,考古人员又惊喜地发现了一处墓葬口,墓葬的周边很完整,没有被盗过的痕迹,也许能从中挖掘出更大的秘密。但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要对这个墓穴进行挖掘,大约需要一个月左右,杭州日报将继续关注挖掘进程。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周春燕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