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伊犁发掘大型墓葬发现原始遗存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3-05
新华网乌鲁木齐电 新疆考古工作者对伊犁河谷的古墓葬进行迄今最大规模的发掘,在别特巴斯陶地区630座古墓中发现一批重要文物,其中有一枚具有西亚风格的精美戒指。专家说,古墓群中包括完整的祭祀遗存,发现的考古资料有助于再现这一地区古代社会结构和贵族阶层的丧葬祭礼。

这一古墓群分布于伊犁河谷吉林台山前方圆四五公里的台地上,由西向东分为A-H8个墓区,墓葬按封堆大小分为大、中、小型。考古工作者在A区东侧发现一座长270米、宽80米的人工台地,高出水平地表数米,四周环绕很深的沟壑。台地上有一座大型墓葬,封堆直径50米以上,下面有两个墓室,墓室口四周填充着大量红土或红、黑、灰、褐等多色土,红土外围有环状沟,沟内有大量火烧灰,局部地方可见燃烧不充分的圆木。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学堂说,这个墓葬独占宽敞台地,可见墓主身份显赫,而修整如此规模的台地,在当时也非普通社会成员所能承担,据此推测这是当时上层统治者的陵墓。

墓群中所有大型墓葬均被盗掘,残留文物中包括一批陶器、铁器、铜器、石器、木器(个别为漆木器)、骨器和金器等。最精美的文物为一枚金戒指,戒面两端各有一个怒目张嘴的怪兽,形似蟾蜍,以红宝石为睛,口衔金珠;戒面用细工金珠围成椭圆状,镶嵌一颗硕大红宝石,面上阴雕一个端坐椅上的贵妇,深目高鼻、尖颌长颈、丰胸纤腰,左手在胸前弯曲,手持三叶花,右手搭在左臂臂弯,拿着一个小杯。刘学堂说,这枚戒指目前还没有可比照的参考文物,不能断定它的主人身份,但从做工和阴雕人物看,颇具中亚、西亚风格,疑为中亚或西亚古代神话中的女神。

别特巴斯陶是“墓泉”的意思。在古墓群H区,有一眼水量丰富的山泉,旁边发掘出一个祭祖的遗址,封堆下面有经过长时间燔祭活动的土坑,旁边一个较小的土坑内有石质男性生殖器,考古专家估计这是祭祀对象和祭祀用具。古墓群的F区没有发现墓葬,只有一座祭坛,被直径达120米的半圆形土墙围了起来,祭坛地面上是一层黄土,下面是火烧灰;黄土表层有不规则分布的圆形坑穴和密集分布的柱洞。考古专家认为祭坛祭祀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刘学堂说,这个古墓群的时代上限为公元前七八百年,下限大约为中原汉晋时代,考古发现的资料填补了许多史料空白,为研究伊犁河流域史前到汉晋时代文化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资料。(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