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古董: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3-01]
一提到古董,人们往往首先会联想起怀旧的老人们;在修辞手法中,古董也往往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如今不少年轻人也加入到收藏投资古董的队伍中。在收藏界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雅昌艺术网的市场拓展部负责人蒋伟在采访中告诉记者:雅昌艺术网上有一个网友交流的平台——“艺术公社”,去年以来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登录留言,现在5万多注册用户中15% 20%都是25 35岁的年轻人。
冲着文化意蕴来
“我之所以收藏古董,缘于它所包含的神秘文化。”福州某外企公司白领小杨告诉记者,小时候课外书籍上看到的玛雅文化、水晶头骨之谜给了他无限遐想,大学时旅游看到的兵马俑、三星堆遗址又让他无限震撼。“每一件古董都有自己的文化气息,收藏它,就是冲着这文化的内涵和意蕴。”现年29岁的小杨收藏古董已经四年了,藏品小到鼻烟壶,大到半米高的青铜器,一谈到藏品的文化意蕴,他总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在很多收藏古董的年轻人眼中,古董记录并浓缩了曾有的文明,给了他们想象的空间。“古董上的文字、花纹,我们或许看不懂,但收藏它、研究它,每一件古董所发散出的谜一样的古老文化魅力,总是让人在把玩时充满幻想的激情。”由于收藏古董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要求较高,大多“玩”古董的年轻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有着一定文化涵养的白领人士。在福州收藏品交易市场之一的藏天阁,不少老板告诉记者,来淘古董的人群中有着不少的年轻人,而他们大多是些高级白领或儒商等对文化要求较高的人士。
追逐时尚亦休闲
玩帆船、玩赛车、玩音乐……时尚的年轻人总在探索着不同的新兴领域。如今,不少人又将触角伸向与其他玩法相比更“雅”的古董,甚至被他们轻松称之为“玩古董”、“玩收藏”。在他们看来,作为收藏中的“玩”,既容纳着品位与欣赏,又不失为一种时尚的休闲。
“时尚未必就是时髦的服装、发型。比如现在人们形容高品质的生活,总是缺少不了围棋、高尔夫、古玩、字画等词汇。”在福州从事媒体工作的一位古董收藏爱好者李小姐说,如今时尚流行“新古典主义”,甚至装修新居,也是仿古家具卖得价高。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年轻的古董“玩家”都不忘关注现代艺术品,另外,他们在收藏的过程中不断的买进卖出,毕竟仅凭工资,根本买不了太多的古董,还想再把玩、再研究,哪有那么多钱?于是很多年轻人将收藏的古董研究、把玩一阵,若有人出高价买便卖了,换来的钱足够再另买上一二件古董或艺术品,一样可以乐在其中,这便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以藏养藏”。
风险投资收益高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自古以来,“盛世兴收藏”就是国人的共识。不少投资者认为,“土地5年涨1倍,古董10年涨6倍”。操作得好,艺术品投资的回报会大于股市的回报。于是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收藏逐渐成为继房屋、股票之后的第三大热点。
今年26岁的福州市民小张是一名国家公务员,去年他拿出一部分钱收藏古董和现代艺术品,由于不具备深厚的业务素养,仅凭对艺术品的兴趣爱好“摸着石头过河”,他便把收藏重点对准假货少、价位低的近现代收藏品,并把花钱买赝品当成“交学费”,“相比起投资股票,不仅可以得到更多文化的享受和乐趣,而且收益可能更高。”他说。
花几十块几百块钱在古玩市场或民间“淘”来的东西,经专家鉴定是真品后转手卖到上万几十万的高价,在收藏投资古董的故事中屡见不鲜,这就是玩家们津津乐道的“捡漏”。人人都希望“捡漏”,但更多时候不免看“走眼”。从事建材生意赚了不少钱的陈老板,便在古玩市场上花了20多万购进了程十发、唐云、黄君璧等几位大家的作品,后经鉴定都为赝品,令他捶胸顿足。记者采访中,不少古玩商认为,同一件古董,真假两重天,有时专家的鉴定意见也不一致,而买进卖出间,一不小心会让你发大财,但也会让你顷刻间一贫如洗。
“‘古市’如同‘股市’,比拼的就是‘眼力’”业内人士提醒说,毕竟投资有风险,初涉者应该摆对心态。 稿件来源:福建日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