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要价虚高、砍价及其他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2-21]
当前,收藏市场卖家要价的虚高与买家出价的狠砍是出了名的,大有天地差别之感。但无论是要价的虚高和出价的狠砍,大都与收藏者的功利、贪欲有关。
人的性恶本源于贪欲,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是也。“象”何其庞大,而小蛇心贪,竟然无所畏惧。这几年收藏市场“人心不足”的现象横流,使一些收藏者摸不着头脑。开始,心态平和的“象”们对贪心之蛇并不在意,但长蛇遍地,终究抵挡不住,便慢慢败下阵来。而发展到现在,“象”被“蛇”们大吞而特吞,几成濒危动物。比如砍价,现今市场上拦腰砍是轻的。你甭说砍价太狠,也是要价太高,“蛇”心太重,以要价的十分之一拿下藏品也是常有的事。藏界更有以名谋私的蛇中之王。听说某地一些收藏“权威”变相推销赝品,强行发行读物,牟取钱财,无人管得。一些媒体稍加关注,“蛇”们就蜂拥而上且牢骚满腹。哪里有“象”喘息的空间?看来“老理”是没地方讲了,新理还迟迟不肯降生,让人无所适从。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卖家要价虚高,买家心理颇不平衡:如此“魔高一丈”,岂不乾坤颠倒了?干脆把它颠倒过来,来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其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按《成语词典》解释:“道,是指正气;魔,是指邪气。原是佛家告诫修行人警惕外界诱惑的话。”不觉恍然大悟,此乃警戒之语,是劝人警惕外界诱惑,悉心从善的。既然先人用此语警示,可见人生来并不如亚圣孟子所云“性善”,而荀子的“性恶”之说倒颇符合实际。
有人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早就该改改了。中国人讲究中庸,干脆“魔”、“道”都高一尺或一丈,大家相安无事,修心养性何用警示?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这么大的收藏市场,高手云集,低手更多如牛毛;高手“一丈”,岂容低手也“一丈”?非理论个子丑寅卯不可。否则高手吃谁去?不要说这是国人的劣根性,恐怕全世界都是如此,要不世界上的高科技怎么都源于战争呢!时下藏品市场高手讲究捡漏;低手背气,时常走眼。但惟一公平的是,老藏品有不可再生性,“漏”越捡越少,终有捡没的一天。收藏市场的金淘没了,高手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怎么办?一些所谓高手就另谋他途。前几天有则消息,是说近十几年京沪宁诸多大饭店所藏名画失盗竟达19幅之多。其中南京一家五星级宾馆总统套房的一幅国画被偷梁换柱成赝品,宾馆长期无人察觉。此盗可谓高矣。不说盗,单说仿,无人发现也算高手。可见这“魔”高过了“道”。看来有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也在理,人们心理大可不必不平衡。
由此可知,“魔”、“道”谁高“一尺”,谁高“一丈”并不能定论,“道”、“魔”的高低是可以消长的,就看你给什么条件。(河 清 )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