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大连六旬老汉纸上刻出《清明上河图》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2-06
  “终于完成了!”家住金州区石河镇大王村的于振平老汉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呕心之作——《清明上河图》剪纸作品。为该剪纸的创作,于老汉花了近一年的功夫。

  “从小我就对剪纸有着浓厚的兴趣,不过真正静下心来做这件事,还是从去年冬天开始的。”今年64岁的于老汉说,去年10月,自己带着几幅刻好的剪纸参加了金州区“家庭文化”展,获得了“优秀作品奖”。这次获奖使于老汉的创作激情倍增,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去年11月,于老汉又产生了镌刻《清明上河图》的念头。但苦于没有该图的底稿,只能作罢。去年12月,辽宁省电视台采访于老汉时,了解到他的心思,便特地从沈阳给老汉捎来了一幅长240厘米的《清明上河图》底稿。
 
  “拿到底稿后,我就想,无论如何也要把它刻出来。宋朝人能画出这图,如今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刻出它的剪纸。”今年春节,于老汉就忙活开了。他先是把原稿扩大到原来的4倍,然后把扩大的图印到红纸上。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攥刻工作就开始了。

  在专心刻剪纸的一年里,于老汉天天兴致勃勃地攥着他的刻刀在红纸上飞舞,“虽说每天都是坐在桌前重复着一样的动作,但我不觉得腻,因为这是一种享受!《清明上河图》里的人物有700多,他们神态各异,无一雷同。我是边欣赏边刻,挺乐乎的。”于老汉欣慰地说。

  经过11个月努力,于老汉终于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幅《清明上河图》了。“光是一个屋檐的刻画,就得花上一整天。而刻划那弯弯的波纹时,更是一点也马虎不得。要不然,一旦有一丝刻断了,可就前功尽弃了。”于老汉指着自己的“清明剪纸”说。

  成品的“清明剪纸”由5大块剪纸头尾拼接而成。全长750厘米,宽350厘米。(大连晚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