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陵累计出土900余枚汉代封泥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2-03]
(记者冯国)继2001年出土600多枚汉代封泥之后,汉阳陵考古队在2003年清理一基建工地时又发现了300多枚汉代封泥,从而使汉阳陵出土的汉代封泥累计达到900多枚,这对研究汉代官制、礼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个皇帝汉景帝刘启与其皇后的合葬墓园。为配合长庆石油管理局一处住宅楼基建工地的随工清理工作,2003年汉阳陵考古队对该地及阳陵邑遗址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古钻探与发掘,全年钻探总面积达84369平方米,发现建筑遗址13处,墓葬522座,灰坑136个,水井30口,陶窑14座,道路10条(总长约1000米),出土各类文物7000多件。汉阳陵考古队曹龙说,封泥首先是从一基建工地的基槽里发现的,经进一步考古发掘与清理,发现了一条南北向的水渠,它长30米,深1.5至2米,300多枚的汉代封泥就是从这条废沟的土中“筛”出来的。
记者看到,这批新出土的封泥种类很多,许多是首次出土。如除与陵邑长官直接相关的“阳陵令印”之外,还有“厨印”“牛官”“右司空”“少内”与“金乡”等诸多官职;更可喜的是,还有与其它汉代帝陵陵邑相关的封泥出土,如“茂陵令印”“孝文东寝”“安陵左尉”等,为人们提供了难得的帝陵陵邑之间来往的实物资料。
曹龙说,“金乡”“南乡”等封泥的出土,首次反映了阳陵邑行政设置的区划,具有重要价值。而累计出土的900多枚封泥及其进一步研究,则为人们勾勒出汉代陵邑的官制“图画”提供了重要而直接的实物依据。云南日报网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