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亦作“(左土右宛)”、“(左木右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饮食器。新石器时代裴李岗、磁山、河姆渡、仰韶、龙山等文化遗址,以及商周战国的遗址墓葬中均有出土;泥制陶制,器型基本上和现代的碗相似,大口深腹、平底、圈足。商至战国有原始青瓷制品,汉以后均为瓷制。有饭碗、汤碗、菜碗、茶碗、酒碗等不同用途的碗。碗的底足时代特征很强,汉至隋代以平底、假圈足为典型,唐代多平底及壁形、环条形底足,五代以后多圈足。器型有海棠式、斗笠式、墩子式、鸡心式、草帽式等。明朝宣德年间出现一种口沿外撇,腹部宽深,外观端重而又实用的碗称“宫碗”,这种优美的形制几乎贯穿整个大明朝,真是异常精美。
青花瓷器经过唐、宋缓慢的发展,到元朝时蒙古军队在征服西亚各国的征战中,同时缴获了大量的当地青花陶器。这些外来统治者们被西亚陶器上的斑斓花纹所倾倒。其后,他们又在灭亡宋朝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中国瓷器,再一次被中国瓷器的坚硬质地和如玉的釉色所折服。于是,统治者们突发奇想,将西亚青花和中国瓷器结合在一起,岂不妙哉!相传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了。有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派往景德镇监督瓷器生产的最高官员就是色目人(伊朗人)。在蒙古帝国对外扩张的初期,色目人是蒙古的敌人,遭到无情屠杀和镇压,当他们被征服后又反过来一起攻打宋朝。南宋灭亡后有大批色目人涌入内地,或当官,或经商。他们不远万里把波斯的优质青花原料苏麻离青和工匠带到景德镇,制造出了举世瞩目的元青花。
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是我国制瓷史上浓墨重彩划时代的重大成就,它结束了瓷器以单色釉为主的局面,刻画、印模的装饰技法退居次要地位,从此瓷器生产跨入彩绘装饰为主的新时代,成为元代以后瓷器生产的主流产品,成为我国当时重要的手工业的支柱产业。
明代以后,“天下窑器所聚(《二酉委谭》),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浮梁县境内的麻仓山以及附近星子、乐平、婺源、余江和波阳等县尽是丘陵地带,蕴藏着大量的高岭土,瓷石、釉果和耐火土一类矿物。这些制瓷原料不但杂质含量少,工艺性能好,适宜于制造高级瓷器,而且蕴藏量极为丰富。景德镇及其四乡山区,盛产松木和其他杂木。松木火焰长,烧瓷最为合适,为烧窑提供丰富的燃料。很多瓷窑设于昌江及其支流沿岸,河水可供淘洗瓷土,设置水碓,利用水力粉碎瓷土。同时昌江水运畅通,大批瓷器可顺流而下到鄱阳湖,转由当时重要的通商口岸九江、南京、扬州、泉州等地,运销国内外市场。
景德镇具有悠久的制瓷历史和传统,从五代已经开始烧制瓷器,到明代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这400多年间,中国历史上的名窑一个个地兴起,名噪一时,风行一世,但大多时间不长,又一个个地衰落、淘汰。入明以后,钧窑、龙泉窑、磁州窑等系的瓷器,已无法和景德镇的青花、彩瓷、颜色釉瓷相匹敌,它们或停止生产,或走向衰落。而景德镇的瓷工们在自己世世代代的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历代各地名窑之所长,加以发展和提高,由原来和各地名窑并驾齐驱的地位,逐渐发展到独占鳌头的局面,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这里的官窑民窑数百个烟囱昼夜红焰蔽空,烟火相望,“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二酉委谭》),可见盛况空前。
明代青花瓷器空前绝后,不同年代不同青花钴料都能很好适应中国绘画的各种题材。青花瓷绘用传统的毛笔,以各种线条和点染渲染来完成画图。这样,线条的精细变化,运笔的疾缓交替,点染的轻重区别和渲染的浓淡有致,使单一青料构成的画面或淡雅平和或浓艳雄浑,将器型、纹饰与笔法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中国青花瓷的特有韵味,醉倒世界上无数人的目光。
这件成化缠枝菊花纹青花瓷,修胎讲究,胎体很薄,造型精巧规整。它采用国产平等青钴料,显得淡雅清丽。细看此碗胎质细腻洁白,迎光透视可见肉红色泽,目前收藏品市场这类遗存已经大海捞针,难上加难。 (江平) 稿件来源:石狮日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