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赝品的市场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12-02
还是头一次听说有人叫何家英为“何老”的。这位年方46岁的“何老”昨天就已经通过新报,指出那个所谓“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优秀作品联展”上的四幅署自己名字的作品,皆为赝品。有关赝品的新闻听过不少,但还从未遇到过像这次一样胆大的人物———连作者多大岁数都不知道,就敢一口一个“何老”的。由此推断,这批人当中,大约也不乏认为齐白石或徐悲鸿还健在的。

书画赝品,自古有之。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区和某些领域内,赝品的制作、销售,甚至已经发展成一个相当完善、相当复杂的“地下产业”了。于是便有了鉴别艺术品的行当,鉴别的水平越高,造假的本事也越大,就这样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循环促进,竟把艺术品真伪的鉴定之术,培养成了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

笔者最感兴趣的是赝品的市场。我想,这市场大概分两类:一类是“高端产品”,就是专门对付高水平鉴定者的,追求真正的以假乱真,为的是让那些真心想收藏真迹者花冤枉银子。另一类则是“低端产品”,大概是连他们自己都没奢望过真假混淆,只是为了让一些文化品位不高的附庸风雅者满足一下虚荣心而已。这后一类产品的市场更耐人寻味。

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仓廪实而知礼节”,文化艺术消费肯定是要大发展的,这是好事。问题是,文化消费也要有个健康的心态,切不可因贪图虚荣,让不法之徒钻了空子,空花银子不说,还让造假者背后笑话咱“土老冒”,呵呵。(每日新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