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南越国宫署遗址有重大新发现 唐代水晶重见天日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11-29

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发掘又有重大新发现!南越国宫署遗址自2000年在广州市儿童公园内进行考古试掘,发现了大型的宫殿建筑遗存后,广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决定搬迁儿童公园,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从去年9月至今,遗址内已经发掘出清代广东布政司署、容丰仓、禺山书院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军广州神社遗迹,近日更清理出唐、宋、元、明时 期的衙署类建筑以及五代南汉国时期的大型宫殿建筑遗迹。

  发掘规划 三大区域抽丝剥茧

  为便于发掘区域划分,考古发掘队将原儿童公园由南向北分成三个发掘区,实行将宫署遗址抽丝剥茧。2002年9月~2003年5月把Ⅰ区东部和整个Ⅱ区发掘至清代文化层,发掘面积6000平方米,清理出清代广东布政司署、容丰仓、禺山书院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军广州神社遗迹等。2003年8月开始继续发掘Ⅰ、Ⅱ区东部清代以下文化层,面积约3500平方米。已清理出唐、宋、元、明时期的衙署类建筑以及五代南汉国时期的大型宫殿建筑遗迹。考古发现

  清广东布政司署遗址 我国惟一发现的布政司遗址

  去年9月至今年5月,把Ⅰ区东部和整个Ⅱ区发掘至清代文化层(距离现代较近,位于较浅的表层),发掘面积6000平方米,清理出清代广东布政司署、容丰仓、禺山书院以及抗战时期日军广州神社遗迹等。

  布政司署遗址是目前国内惟一考古发现的布政司遗址,现仅揭露出布政司署遗址的东半部,它是由若干组建筑院落组成的,每组院落之间有石板过道紧密相连,每组院落又由天井、厅堂、厢房等部分组成,并有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

  这是一座朝南向,中轴对称的三进三开间院落,南北纵深约29米,东西面阔约14米,占地面积近400平方米。整座建筑以天井为中心,通过门、厅房、过道等相连,形成一座外部封闭,内部开敞的建筑院落。根据发掘情况及文献记载,这里曾是清代广东布政司署的所在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咸丰十一年(1861年),法国强租布政司署的东部作领事馆,直到1928年。

  五代南汉国宫殿遗迹 建筑规模宏大但屡次受破坏

  今年8月,发掘队开始继续发掘清代以下的文化层,面积约3500平方米,目前已清理出唐、宋、元、明时期的衙署类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发现了“五代”时期南汉国的大型宫殿建筑遗迹。

  引人注目的五代南汉国遗迹以一组由特大磉墩(柱基)构成的大型建筑遗迹最为重要,该建筑2000年已清理出部分磉墩,此次发掘把该建筑东西6排,南北6列的磉墩组合全部揭露出来,可见这是一组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的大型南汉国宫殿建筑。磉墩的边长达3.0米,是由一层红土,一层碎砖、瓦混合红色粘土,层层夯打而成。东西向磉墩的间距最大为7米,最小5米。据文物专家介绍,由于受到后来的历次破坏,该组建筑的地面已经不存,但其建筑规模为我国建筑史增添了重要的一页。

  珍贵文物 唐代水晶重见天日      (信息时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