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10月31日电 (记者 程景伟)“翠色千帆——惠州白马窑与明代广东海外贸易”展览31日在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开幕。
惠州白马窑址群作为重要的外销瓷窑场,是广东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明代窑址群,在明代广东海外贸易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该窑场与梅州大埔余里窑等共同构成了以粤东为核心、延伸至珠江三角洲及粤西地区的仿龙泉青瓷生产体系,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商品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载体。
以惠州白马窑为代表的广东仿龙泉青瓷在广州、深圳、东莞、中山、香港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官署、居址、墓葬中的发现,揭示了大湾区共同的历史文化基础。
该展览共展出展品216件/套,通过展示惠州白马窑及广东其他地区仿龙泉青瓷的物质遗存,梳理明代广东仿龙泉青瓷的生产(窑址)、流布(遗址/沉船)、港口/城市之间的关系,再现广东陶瓷海外贸易与技术交融的历史场景。
展览以全球化视野构建完整叙事链条,精心设计了“白马青瓷”“又见龙泉”“浙源粤流”“翠色千帆”四个部分,呈现从浙江龙泉窑的技术源头、到广东窑业的吸收创新,再到以广州为枢纽销往世界的贸易历程。
为提升观众参与感,展览特别推出“翠色千帆线下数字交互应用”。该应用系统基于Unity引擎开发,整合了激光3D扫描、AI复原、实时渲染与烧制模拟等前沿技术。观众可在互动屏上选择胚体、设计釉色并模拟烧制,最终生成专属数字藏品。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