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对女娲山古代遗址进行发掘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11-16]
女娲造人补天的历史神话传说家喻户晓,但女娲文化的发祥地在何处一直众说纷纭。近日在陕西安康市举行的首届中国女娲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多位历史文化专家认为,陕西安康市平利县应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这个县的女娲山就是传说中的“女娲治所”。
平利县位于秦岭南坡、巴山北麓,境内北部的女娲山方圆60平方公里,山上的女娲庙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古代历史地理著作《华阳国志》《十道要录》《新唐书》《路史》《九域志》等对女娲山均有记载,认为这里是女娲“抟土为人”之处。在女娲山西北有伏羲山,两山之间有女娲庙、高皇庙、三皇庙等古代遗址。
在女娲山当地,民间流传有大量“女娲造人”“补天”“斗洪水”“女娲伏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等神话故事和民歌,还保留有农历正月初七(女娲生日)、十月初四(伏羲生日)和腊八(女娲兄妹成婚日)的民间祭祀。在平利女娲山区,考古发现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山下河边的台地出土了各个时期的文物数百件。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王子今认为,女娲作为传说时代的圣母,在各地多有纪念性遗存,而陕西平利的地方女娲传说和有关文化遗存,记录年代较早,文化影响也较为显著。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高大伦指出,平利县有许多女娲的传说及传说遗迹,因此可能是女娲传说最多的地方。
与会专家、学者还对平利文博馆馆藏文物及史料进行了研究分析,一致认为,女娲文化是上古母系社会文化,今天的陕西平利曾是女娲氏隐居或居住的地方,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
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平利县政府联合主办的。
据了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将向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申请,对女娲山古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为研究工作提供更多的文物资料。-- 央视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