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国强对没骨画进行探索,在他的探索中,很早就出现了跨界的现象,他穿梭于人物、花鸟、山水,从不同的绘画题材中不断地汲取,不断地融合和互补。他的艺术,试图在传统与当代中找到平衡点,在他的作品中可看到中国画的传统精神,在这种传统精神中又透出很强的自觉的当代意识。
这些年,他的创作,经过反复实验,坚持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及风格,作为一名青年艺术家实属难得。虽然这种语言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积淀,但他的潜质与潜力,使我们已看到他的发展前景。
(文/吴山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强作画一丝不苟。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不是局限于画面的一个面、一条线、一个点,而是注重画面中笔墨精神含量的把握。他有着严格的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又有着对西方绘画中所谓佳法的分析与纳入。这使得他的作品显得中西合用并得体。朴素的平面章法,透射出严格的西方结构。色彩也在单纯中显得不温不火,方正大气。中国绘画始终主张对气息的关注。中正仁和,虚淡清韵,不单单界定于中国文人画气息的范畴,而是包含着中国绘画的全部。更确切地说是中国绘画的特征之所在。笔墨与精神的合一,气韵的高标、气象的正大,完善着中国绘画,也正是中国人人格的写照。
(文/刘万鸣,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苏国强的没骨画不跟风,有主见,在题材拓展的同时,捕捉和表达万物皆有的神韵与独特之处。往往愈要抵达真意愈需去除屏蔽,苏国强的没骨画以水墨造型,运用淡雅而沉厚的色彩平面化地概括物象结构,因而出离了繁复的约束直达本真的境界。
(文/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国强没骨画创新来自导师辛勤的培育,国强传承着老一辈艺术家艺术与人格的内力,国强是吴山明先生的学生,在国强的创作中能使我们感受到吴山明先生的学术精神境界对国强和对许多后学的深深影响。我们看到,国强的没骨画由技进道,把没骨原理放在人文体验中,让方法化作时代之需,化为生命当下感知,让中国画空间意识、笔墨之感与当下人文体验相合相生,向着人与自然和谐不断深化。我们在国强中国画中看到由没骨笔墨生发的劳动者形象之美、人物群体之美、山川自然之美、平常生活之美在国强没骨画中形成的淳朴、清澈、素简、静观、敦厚等审美感受,在国强没骨画真切体验中,生发出中国画新气象,生发出向着人生理想不懈努力与奋进的学术境界。
(文/田黎明,中国画学会会长)
主办:砚山画馆
协办:杏坛美术馆 雅鸿轩
出品人:陈真
开幕时间:2025年3月1日下午3点半
展览时间:2025年2年25日--2025年3年10日
地址:北京西城区琉璃厂西街55号砚山画馆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