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成都老皇城石狮子下落成谜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11-13
  修复皇城的提案经披露后,牵动了众多市民的心。在纷纷纭纭的各种说法中,记者发现,不论当时年少或是年长的读者,大多对30多年前皇城旁边的一对石狮很感兴趣,对于石狮子便有了各不相同的回忆与故事。于是,关于石狮子的下落也有了各不相同的说法和版本,形成了一个难解之谜——

说法一:石狮子被打成了碎片

当年养护处石工班的成员姜德理曾参与拆毁石狮子,他回忆:“我那时18岁,负责拆皇城的石工班住在现在展览馆的后面,那天晚上出来上街,看见一群学生正在皇城门口辩论‘除四旧’,脑壳一热,30多个石工班的年轻人立即回去,提起家伙,先往石狮子身上乱戳,然后砍、劈,忙活了一天一夜,才将两墩石狮子打成碎片,就地处理。”黄旭先生自称也目睹了全过程:“当时二十多个人一起将3米多高、5个平方米基座的石狮子推倒,有人用铁锤把它锤成石条,拉走,不知去向了,其他的砖石可能流落民间。”

城调队的黄衍明先生急切地打来电话说:当时他在西北中学读书,和一帮同学去看红卫兵破四旧,红卫兵先是用很粗的绳子把大石狮子拉倒,然后用巨大的开山大锤砸石狮子的耳朵,惨不忍睹。他第二天再去看时,看到只砸下了一个耳朵。后来还是把鼻子、背部等都敲烂了。石狮子身体上的一块巨石,不知道拉哪里去了。

说法二:寄身望江公园三十载

早年已有传说,望江公园门口那对石狮子就是皇城门口的。昨日不少读者也再次提出这种观点。园林局的刘学年说,望江公园门口那对高大威猛的石狮子是当年从皇城门口直接搬来的。因多年的日晒雨淋,已经风化,所以上个月重新打了两个新的,他们也就退到公园里“休息”了。

望江公园一位杨姓女士也非常肯定地说:“是真的,这对狮子是皇城来的,当年的文化部门看到望江公园的大门颇有点皇城门洞的风格,所以就将狮子搬来,保存下来。只是现在已退居二线了。”

说法三:虽然被毁“尸骨”尚存

赵正基、李兴辉等市政协委员回忆,他们都听说过,那石狮子被埋在电信大楼的地基里了。杜先生打电话来说,电信大楼曾是蜀王宫王后寝宫的正门,当时的石狮子、基石等最后都埋在了那里。

读者张先生几年前曾对皇城资料进行过大量的调查收集,他确信其中一只狮子的碎片已埋在钟楼底下。

说法四:早在1951年就毁了

家住陕西街41号的73岁李大爷说法更为奇特。他说,大家说的皇城的那对石狮子早就不是清代的石狮子了。解放前我家住在三桥正街,离那对漂亮的清代石狮子只几米远。

小时候我爱爬到约有3米高的石狮子背上耍。1951年人民南路扩街,石狮子就遭砸成了碎石子铺路了。原来石狮子蹲的位子也不是在皇城,而是在染房街口,它的前面有一个巨大的照壁,就是现在的红照壁的位置。照壁面前任何人都要下马,皇城里面是考科举的贡院……记者发现,照李大爷的说法,当时的皇城坝真是出奇地大。实习记者罗婕记者何炜摄影刘陈平(如果你知道皇城旧物下落或者收藏有皇城的老照片,请继续拨打热线(028)86969180,欢迎你提供线索。)
  
  皇城故事(二)

皇城故事热线86969180开通以来,读者讲述了各种各样的故事。这些故事,记录了大家对皇城的眷念。这是一个人一生的惦念,也是一家人共同的记忆。

父母带着馒头拆皇城

42岁的谭勇先生对石狮子有很深的印象,因为那是一个儿时最为兴奋的玩耍地方,爬上去,再在上面照一张相,那简直就是过年。他说,我爸1.7米多的个子,那石狮子比他还高。他描述了父母当时参加拆皇城的场景:“我正走在人民北路,听得背后两声闷响,旁边的人说这是炸皇城,我当时很不明白,咋个要炸了呢?父母当时在地矿局工作,也参加了义务劳动。他们天天带着馒头当便饭,头戴草帽遮阳挡雨,早出晚归。我爸妈每天回来就躺下,喊累!”

皇城影响我的一生

画家田培华先生感慨地说:皇城为我从事美术行业奠定了基础,没有皇城也没有我今天的成就。他说:“七八岁时,爸妈常带我去皇城,他们说那是清朝的贡院,是考状元、举人、出人才的地方。他们喜欢读书却没有什么机会,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我读书的志向,可怜天下父母心!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心目中的皇城巍峨庄严,让我幼小的心灵给美下了定义,稍微大一点,我就开始绘画。可是那时皇城已经被拆了,只能照着照片画了。”

我哭着拍下了皇城

70多岁的麦淑焕先生是尼泊尔的归侨,1960年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峨影厂。他回忆道:“那是个动乱的年代,各种斗争此起彼伏都围绕皇城展开。我哭着站在城墙上,拍下了皇城里斗来斗去的场面,我静静地在皇城里的各个会议室拍下了各种决定出台的过程。”据麦先生介绍,这些资料到文革末期一部分上交了,一部分可能留在了峨影厂。他呼吁道:“不管皇城能不能恢复,我们都应该及时抢救这些珍贵的资料,这也是对历史的尊重啊。” (四川在线)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