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论述越窑青瓷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10-29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瓷器的国家,并且源源不断地运销海外,对世界文化 起到巨大的影响,因而博得了“瓷器之国”的雅称。在清代以前一千多年历史长河 中,名窑遍布全国各地,各类瓷器争艳斗妍、灿若群星。而烧造历史最悠久,影响 最大的当首推越窑。
  越窑遍布山阴、会嵇 ( 山阴、会嵇今绍兴市 ) 、上虞、余 姚、肖山等地。越窑从商代烧造原始青瓷和几何印纹硬陶起直到东汉时期,我国陶 瓷史上划时代重大发明,上虞县小仙坛、帐子山一还发明成熟瓷器,也是我国目前 发现的最早的瓷器的源地。
  越窑瓷器之所以著称于世,是因为好她不但釉色类 玉、类冰,而且造型高超精湛,雕塑精美、器物众多千瓷百态,深受国内外人们所 喜爱和珍视。越窑瓷器从东汉创造成熟瓷器以来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代、直 至唐、宋近千所繁盛不衰,唐、宋时期已形成一个庞大制瓷系统,吴越王时期还专 设了官窑“秘色窑”,秘色窑在民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青绿美丽的釉色、精致的造型,奔放的线划花纹,被称为青瓷中的精品为世人所珍视。促使越瓷大发 展,不但是国内需求量增大,而且是越窑瓷器的大量对外输出国外。从目前世界各 地出土陶瓷器中,越窑又可以居首位。越窑青瓷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越窑青瓷在世界各地出土和发现
目前在世界各地的遗址和港口往往发现有越 窑的青瓷器,现根据发表的有关资料试举几例。
  1 、在日本发现越窑青瓷很多,仅 在鸿胪馆遗址就有 2500 多片,在奈良法隆寺,保存着高 26.4 ,口径 13.6 ,低 径 10.1 厘米的越窑青瓷四系壶①,平城京出土了越窑青瓷碗,于治市发现了双耳 执壶,其他如京都仁和寺,立明寺,久米留市山本等地发现了越窑青瓷和瓷片②。
  2 、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西亚、沙特越印度尼西亚等国和地区,都大量出土和收 藏越窑青瓷器和瓷片。自本世经 20 年代以来,收藏在菲律宾的国家博物馆,人类 学研究所的菲律宾大学等处,以及许多著名收藏家争相收藏中国陶瓷,建筑家罗库 信一人搜集中国陶瓷七千年以上,但收搜的中国陶瓷从九世纪的越窑从九世纪的越 窑,越窑系的陶瓷开始③。
  3 、印度、泰国、伊朗等国近年来均出土和发现越窑青 瓷器和瓷片。伊朗出土中国陶瓷器极为丰富,著名的古代海港西拉夫是出土中国陶 瓷重要遗址,英国伊朗考古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大量的我国陶瓷器,其中引人 注目是唐代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④。
  4 、远离中国一万五千公里的非洲北部的埃及 开罗南郊的福斯塔特遗址、日本出光中东文化调查团,对这遗址进行二次考古调 查,发现中国陶瓷片一万二千片之多。“中国的陶瓷器中在福斯特遗址发现的首先 是唐代的唐三彩、邢洲白瓷、越窑瓷黄釉瓷器、长沙窑瓷器等,其中越窑瓷数量最 多”⑤。
  以上试举几例古代越窑瓷器发现,近则日本、东南亚各国和地区、远则 漂洋过海、长途跋涉输出到一万多公里遥远的埃及及非洲地。
  二、越窑青瓷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陶器国家之一,距今九千年以上的江西省万年县大源仙人洞新石器早期遗址和广西省桂林市甑皮岩新石器早期遗址出土的陶器残片,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陶器制作。⑥我国制陶匠人们经过漫长的制陶实践,到了东汉晚期发明了瓷器,瓷器一问世就成为人类最理想的饮食器和贮藏食物器。瓷器比陶器胎骨更坚密,烧结温度高再加器物是里外施釉,渗透水份极小,既符合卫生要求,又易于洗涤。另外,由于它的胎质坚密,又可为匠人们进行各种别致造型、各种镂空雕刻、划刻、堆塑等艺术装饰。使胎质、釉色、装饰副为独雎的艺术精品。如上述在陶史上划时代发明恰恰是越窑所发明,越窑瓷器问世,不仅受到中国人民嘉爱,而且也为世界人民所倾倒。
  中国陶瓷大量输出,对世界人民生活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中国陶瓷未进入之前,当地人民无饮食器皿宋赵汝适《诸蕃志》登流眉条,记载当地饮食习惯“饮食以木癸为碗,不施匙筋、木菊而食之”。《诸蕃志》苏吉丹条:“饮食不用器皿,以竹编、贝叶为器,食毕则弃之”。随着我国瓷器输入,东南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找到理想的生活用具。如上述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出土和发现那么多越窑青瓷,越窑青瓷输出对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文明起到巨大影响。
  非洲北部埃及开罗的福斯塔特遗址中,发现中国陶器一万二千片之多,在这些陶器中数量最多又是越窑青瓷,而越窑青瓷质量非常优良,品种又是精品。在这遗址发现越窑青瓷里面装饰刻划花纹,有葵花瓣纹,有镂空等制品,感兴趣的是在距今 800 多年前毁灭的福斯塔遗址中,无论原是官府、民宅、商店到处发现中国陶瓷片,可以推断为当时越窑青瓷对古开罗人们生活起到重大影响。
  目前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非洲、欧洲以至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争相收藏越窑青瓷,军政要人、个人收藏家也富豪地争相收藏中国陶器,投集中国陶瓷又是从九世纪的越窑,越窑系开始。可见越窑青瓷的问世、不仅对世界物质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精神文化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越窑青瓷发明也推动了世界陶瓷工艺发展。埃及较早生产陶器的,那里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已经生产了铜绿色的、闪烁着绿色光泽的碱性釉陶器,但在福斯塔遗址的仓库里收藏六、七万件陶瓷片,其中大部份是埃及的制品,但竞有百分七十到八十都是在某一点仿中国陶瓷的仿制品。其中也有越窑瓷、埃及的仿越窑制品为黄褐线刻的陶器。⑦越窑青瓷也被其他国家所仿制,特制是“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青翠晶莹的釉色,“园似月魂坠,轻如云魂起”的胎骨,和千瓷百态的造型,被世界人们所欣赏、所追。
  佛教在汉以前很早就传入中国,但当时统治阶级和人们并不十分注重,其时教义并不甚显,信奉者大致知道对佛像顶礼膜拜以求得佛道。佛教到南北朝和唐朝才在中国兴起,佛教发展给封建统治者增添了一种统治工具,给人民带来一种新的精神枷锁。上到皇帝士大夫,下到庶民百姓,到外造寺院、庙堂成千上万的人们却顶礼拜以求神灵。统治阶级并派高僧去西天取经同时随带来了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以及中亚等国的绘画、雕塑、音乐艺术等知识。佛教文化“宝相”装饰以荷花为母体,意为佛像庄严端正。南北朝唐越窑匠人们也吸收了,这一外来文化,装饰到瓷器物上,如有的碗与盏的造型为荷花形、碗的内底划刻莲花瓣纹罐或瓶器物上划刻上莲花瓣纹,有的是仰莲覆莲,甚至连较小的粉盒上也有莲花瓣纹。南北朝、唐朝越窑瓷器主要花纹就是刻划莲瓣纹,莲瓣纹也成为鉴定这个时期纹饰主要特征之一。莲瓣纹的越窑青瓷一方面为国内人们信仰佛教所需要,或当死人后明器,或为膜拜佛像祭器,另一方面也为东南亚信仰佛教国家和地区外销的需要,促进了瓷业生产发展,唐宋时期,烧制瓷器的地域和范围相当广,在绍兴、上于、嵊县、余姚、慈溪、鄞县、镇海、奉化、象山等地都发现了大量的越窑窑址,而且其分布区域和数量都空前超过了前代,仅余姚上村湖一带就分布着窑址二十余处,越窑青瓷生产在唐朝和北床发展成为鼎盛时期。
  南北朝和唐代越窑青瓷出现的莲花瓣纹装饰以及造型,使越窑青瓷装饰更丰富美丽,造型更别致,加上釉色“类冰”“类玉”,唐代越窑青瓷成为我国古陶瓷一颗明珠。显示了中国陶瓷艺术家融汇外来有益文化的能力,而且更广泛的范围内反映出唐代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盛况。中国陶瓷艺术吸收外来文化营养的实践,恰好体现了中华民族融汇世界先进文化智慧和技术,也是中华民族艺术不断得以繁荣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越窑青瓷对外的输出,促进了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人们生活习惯,提高那里的物质文明,埃及以及非洲等国家对越窑青瓷欣赏和追求,并全进行仿制,丰富这些国家精神生活和陶瓷业的发展,越窑青瓷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越窑青瓷在南北朝、唐代出现的莲花瓣纹,融化了外来文化,形成中华民族自己的特突艺术风格,使越窑青瓷更加鲜艳夺目越窑青瓷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注释: ① ( 日 ) 《东洋陶瓷大观》
  ②冯先铭《元以前中国瓷器销行亚洲考察》《文物》 1981 年第 6 期
  ③ ( 日 ) 三上次男《陶瓷之路》
  ④ ( 日 ) 三上次男《陶瓷之路》
  ⑤同上第 15 页“福斯塔特的中国陶瓷”一节
  ⑥参著《中国陶瓷与中国文化》第十五章
  ⑦同上 ( 日 ) 三上次男《陶瓷之路》。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