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坛新锐

严鑫:匠心传古艺 妙手生绒花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24-11-29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双语微纪录片《非遗有新人》追寻千年文脉,讲述薪火相传的故事,感知国潮风起的澎湃,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闪耀全世界。

  金黄的银杏、洁白的茉莉、粉嫩的桃花……在南京甘熙故居内的一处深幽厅房,彰显着四季之美的绒花同时在一面古朴的深色墙面上盛放,引来游人的注目。这似乎也是绒花自身发展的生动隐喻,历经千年的喧嚣,它们依旧花开不败,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绒花,谐音“荣华”,寓有吉祥、祝福之意,相传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武则天时期,最初仅供宫廷享用。明清时期进入鼎盛后,流传至民间,被广泛用于婚嫁喜事以及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装饰祈福。

  上个世纪90年代末,纯手工制作的绒花渐渐被工业流水线生产的头花、胸花所取代,传统工艺传承受到冲击。2006年,在“南京最后的绒花匠人”赵树宪的坚持与努力下,绒花焕发新生,在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当中人气逐渐高涨。

  严鑫最初对绒花制作产生兴趣正是受到赵树宪的影响。2017年,他在读的莫愁中等专业学校邀请赵树宪开展了南京绒花的专题讲座,精巧多样的绒花作品深深打动了他。第二年,学校开设了由赵树宪教学指导的绒花制作专业课,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绒花制作的过程充满着变化与创新,我也想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属于我自己的独特作品。”

  熟能生巧 精进不休

  绒花的制作步骤主要分为四步:劈绒、勾条、打尖、传花。作品细微处的配色都蕴含着巧思,每一个步骤的手法细节皆有学问。要制作出栩栩如生的绒花作品,往往需要匠人精确的手感与高超的技巧。

  在严鑫看来,勾条是最能体现南京绒花特色的一个步骤。“因为这是一个从2D变换成3D的过程。尤其是颜色的渐变最为神奇。我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