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让古瓷片链接世界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24-09-20




  有着2000余年冶陶史的江西景德镇,地下埋藏着数以千万计的碎瓷片,这些碎瓷片上记录了哪些文物信息?能否凭此复原古代工艺?又能否应用到当代的创新中?为探寻古瓷“密码”,中新社记者近日探访了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德镇考古团队先后在明清御窑厂、落马桥等遗址内出土了近2000万件唐、五代、宋、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古代窑业标本,这些出土瓷片地层信息明确、特征鲜明且数量可观,并在古陶瓷基因库里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建立古陶瓷基因库的初衷便是以今汲古、以古烁今,我们可以借助当今的科技手段去挖掘古代陶瓷信息,随后又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当代的活化应用。”据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介绍,古陶瓷基因库目前有复原古代社会、复原古代工艺、古陶瓷鉴定、当代文旅应用、讲好瓷器故事等主要用途。

  “在瓷器烧制的过程中,不论是原料还是工艺,都影响这件瓷器最后的呈现效果。例如青花料,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发色表现。”翁彦俊表示,通过仪器可以在一块碎瓷片上提取上百条信息,包括这块瓷片的考古信息、造型、纹样、胎釉、款识等信息,而这些共同组成了古瓷片的“基因密码”。

  据介绍,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目前已收录2400余套、近万件瓷片标本,时间跨度从晚唐至民国时期,大部分为景德镇当地瓷片标本,其中也收录了清代晚期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出土的瓷片等外部标本,未来也将进一步收录来自各地的瓷片标本。

  “我们近日在造型、纹样、色彩的数据提取上有了新突破,例如花朵的纹样数据,花蕾、花瓣、花茎等纹样提取我们做了程式化处理。”翁彦俊称,古陶瓷基因库目前正利用人工智能大量标准化提取相关纹样数据,这些纹样也能变为文创产品。

  在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内,记者也尝试“设计”了一款丝巾。在手机屏幕上轻触,选择需要设计的产品,随后可以在海量瓷片纹样中选取自己心仪的图案,该图案会排列组合出现在产品上,一款独一无二的产品就此设计出来了。

  在翁彦俊看来,陶瓷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载体,不论是埋藏在地下或者沉在水中,待重见天日之时依旧光亮如新。古陶瓷基因库要做的便是“延续”这些碎瓷片的生命,将它们的基因信息入库,并对全球开放。有需要的科研机构可申请提取相关信息,文创设计公司也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新的灵感。

  “一件完整的藏品很难做大量的检测,所以我们希望挖出来的瓷片可以和世界各大博物馆的有关藏品链接起来。”翁彦俊称,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作为秘书处,联合海内外近百家机构在去年成立了国际瓷器研究联盟,古陶瓷基因库的各类标本,也有助于全世界共同了解古陶瓷的生命力。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