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书贵入神 神韵书画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10-17
  好的字,我以为一要字形独特,线条劲健、自然、流畅,有独特线条美;结体坚实、稳固,平衡中有奇险,整齐中有参差,和谐中有变化,统一中有多样,有独特结体美。二要章法独特,全篇布局,浑然一气。三要神韵独特,神韵者——精神、格调、意境,历代书家、书论家皆强调。刘熙载说:“书贵入神”,又说:“写字者,写志也”,强调写出向上气概。朱和羹说:“学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强调人品。蔡邕称“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强调意境、意在笔先。卫铄则有“意后笔前者败”、“意前笔后者胜”的议论。赵壹提出“书之好丑,在心与手”;黄庭坚发挥出“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便能“神融笔畅”的微言大义。可见,好的字尤有颇具个性的心灵美。

字要传神,也有读万卷书的要求,苏轼有“退笔如山未足珍,读破万卷始通神”句。潘伯鹰主张书学的最高境界当以“字外求之”,提出比苏轼更为广泛的要求。

画亦然。好画既讲传移模写、应物象形、骨法用笔、经营位置、随类赋彩,更强调“气韵生动”,谢赫将其列为六法之首,张彦远称“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

书画之形看得见,朱古微字势横画多左高右低;钱名山行书结体宽博;齐白石画惯用简笔;黄宾虹画多繁笔;吴昌硕擅用浓墨;虚谷喜用淡彩,一望可知。书画之神,包括书画家的思想感情、个人气质、审美情趣、生活经验等,看不见,但可感觉。如丰子恺的博学多思、朱屺瞻的宁静淡泊、唐云的飘逸洒脱,可从他们创作的画面上感觉得到。书画赏家,一般打开所熟悉的书画家作品,可立断真伪,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宋代《梦溪笔淡》作者沈括谈到书画鉴赏,有一段相当概括的话语——“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由此看来,能否神会书画,也许是书画鉴赏的关键所在。 吴民贵  新民晚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