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秦代尘封历史有望被揭开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10-15
  光明日报 记者 唐湘岳 通讯员 龚卓本报讯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考古学界的专家、学者先后云集湖南,湘西龙山里耶的重大考古发现让人们兴奋不已。

  2002年6月3日,从湖南省湘西龙山里耶战国古城里的一口古井中陆续出土秦简2万余枚 ,总字数达数十万。专家们发现,在这数万枚简牍中,除了十余枚残破的楚简外,其余全是木质秦简。经研究考证,专家认为简牍是当时留下的档案文书,内容涉及战国至秦代湘西乃至更为广泛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已清洗的秦简纪年从秦王政廿五年至秦二世胡亥二年,纪年完整,年月日甚至每天具体每一刻也都一一记录于上。简文中还提到了许多像“益阳”等湖南至今还保留的地名,提到的职官有司空、司马、丞、守丞等,其后多附有人名,如“迁陵守丞滕”等。

  最吸引人的是一枚长22厘米,宽4.5厘米的木牍,其右上角有些残缺,两面都写有秦国隶书,上面记录的是乘法口诀:“二半而一,一二而二,二二而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九九八十一”。有的专家认为里耶的秦简考古价值,几乎可与殷墟甲骨文、敦煌壁画相媲美。

  里耶所属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2002年4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对里耶进行考古发掘。里耶古城城址上正好是现在的里耶学校,古城因而保存基本完整。坐落于酉水河畔的里耶古城踞西朝东,面积约2万平方米。古城当时应该是方形,护城壕宽18米,已解剖的城墙墙基宽22米,南北长235米,东西则由于历经酉水千年冲刷,临水的几十米城墙早已消逝,仅剩150米。在古城中,考古专家发现了大量的瓦当等陶制的生活用具、数口古井和一些手工作坊,还发掘出一具完整的人体骨架。

  考古专家初步认定,这座古城可分为建城前的聚落时、建城始筑时、城的使用和井的挖掘时以及废弃时4个阶段。对应的历史时期分别是战国中晚期、战国末期(前两期为楚国所据)、秦统治时期和西汉初年。据专家考证,里耶古城最早是座军事堡垒,它其后用途的发展变化,还有待进一步发掘考证。

  据湖南省考古研究所专家们的反复探查和考证,古城中出土了大量秦简的一号古井始建于战国末年,废弃于秦末。井口离地表3米,正方形,边长2.1米,井深14.28米,井壁四周用厚15厘米,宽30厘米的木版以榫卯结构嵌砌,从上至下共42层。专家认为这些简牍文书极有可能是因秦朝末期战乱频仍才被迫弃于井中销毁。而井中的淤泥、深埋地底、隔离空气和没有外界有机物和细菌侵入,使当时并未采取任何防腐技术且历经2200年的简牍得已完好保存下来。一号古井中除了发掘出简牍外,还相继挖掘出大量的陶器如“酉阳丞印”封泥、折沿盆,金属器如铜矛、铁椎,木质工具如油漆刷,玉器等。其他几口古井中又有什么秘密,还有待考古专家们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002年11月23日,国务院发文公布,增补里耶古城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据古城三分之二的里耶小学也进行了整体搬迁。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