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侏罗纪三峡石像馆”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10-14]
华西都市报 万里长江真是一位惊世骇俗的艺术大师——它在重庆云阳盘石沱邀来天时、地利助阵,挥洒之间把一块块三峡特有的砂页巨岩雕琢成了恐龙、海豹、鳄鱼、巨象、神龟……如今,这个举世无双的“侏罗纪三峡石像馆”正面临着川江桃花汛和三峡大坝蓄水的双重夹击,云阳人绞尽脑汁想出了种种绝招,要把这群庞大的宝贝搬到175米水位线以上……
天造地设
云阳人习惯把这个石头做的“侏罗纪公园”称为“盘石石林”,它的具体位置在云阳盘石镇长江南岸的盘石沱东侧。站在北岸云阳新县城江边就可以发现,长江在县城段河床宽度为1200米以上,宽阔的江面往下延伸约2公里左右便迎面撞上了矗立江心的一堵绝壁——牛尾石;牛尾石南侧即是深达200米以上的河湾——盘石沱。于是,长江宽度在牛尾石和盘石沱前急剧收束到160米左右,其中盘石沱距牛尾石仅70米宽!
据云阳库岸开发公司总工程师陈中太介绍,如此落差将盘石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回水湾,每年长江洪峰来临,汹涌的洪水便在牛尾石前猛然向南掉头直入盘石沱;巨浪便在呈“U”形的狭窄范围里高速旋转,犹如一把无与伦比的切割机,将坐在盘石沱东侧的一片江边砂岩一点点凿穿、变形。大自然积亿万年之功,将云阳盘石石林塑造成万里长江绝无仅有的一件绝世作品。
“侏罗纪公园”
从新县城码头坐轮渡顺江而下10多分钟,又艰难趟过一条条在沙滩上硬开出的路后,记者在搬迁工程负责人陶刚的带领下走进了一个怪石的世界。沿着江边一路走去,栩栩如生的“企鹅”,怒目圆睁的“霸王龙”,蓄势待发的“大鳄鱼”,正在亲热的“情侣龟”,触须可辨的“螳螂捕蝉”……一座座巨型雕塑静静地承受着江水与江风的轻吻。这些遥远年代的古生物,组合在一起便是一部活脱脱的“侏罗纪公园”。
据介绍,目前国内外发现的大规模石林几乎全系喀斯特地貌下的石灰岩,而云阳石林则是纯粹的三峡地区砂岩,30万余平方米的石林汇集了多达400余座天然雕塑。
30天!紧急拯救
今年6月1日,三峡大坝将实现135米二期蓄水,孤立江边的石林若不搬迁,势必永沉江底。经反复论证,云阳人决定将总计183座巨型石雕搬至175米水位线以上的新县城滨江公园,并精心装扮成永久景观;由于4月10日起三峡大坝坝址全面断航,航道管理部门只给了施工单位30天时间,即4月20日左右必须完成!热心的云阳人陶刚拼掉一个个竞争对手,以79.5万元的低价抢来了这个珍贵的工程。他用尽所有办法拼凑起了10多台载重车和1台巨型挖掘机。可石雕大的动辄几米、十几米高,重达上百吨,小的也有一两米长、几千斤重,而搜遍云阳全城,最大的吊车也只能吊起10多吨重量。陶刚不得不以每天6000元的租金从重庆租来50吨大吊车参战。为撼动这些巨无霸,陶刚还“组装”了6台直径达1.8米的巨型圆盘锯伺候,同时调来了库区仅有的岩石切爆膨胀分离软件和600公斤水压水切机。
为保证石雕仍栩栩如生,绝不能“零敲碎打”,只能以4立方米(10吨)、10立方米(25吨)、20立方米(50吨)3种规格进行切割!陶刚的办法是,对体积相对较小而且固定的石雕,先在上面切割出15至25厘米的导引线,然后沿线打出多个5厘米深的炮眼;往炮眼中塞的不是TNT,而是每吨价值1万多元的特制“膨胀剂”!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正式开工仅半天,40多名工人已将“鳄鱼”石、“企鹅”石等成功切割下来———“神奇”膨胀剂把岩石硬生生撑开后,4名工人合力操起圆盘锯,一阵火星乱溅,原汁原味的石雕便与岩体彻底分开!如何运走这些庞然大物也颇费周折。陶刚原准备用棉絮包裹、直接搬运装车,但切割下来的石雕边缘很薄、极易因受力不均而断裂;他立即运来大批木材,每根石雕均用4至5根粗木从下方垫成一个“夹板”,再以麻袋包裹,即能顺利吊装了。
据陈中太介绍,石雕的新家——正在紧张建设的云阳滨江公园也是整个库区最大的滨江公园,他们已在其中为石雕选好了最佳的位置。老陈说,文化的传承绝不仅限于文物,就像“侏罗纪公园”中的那块骆驼石,鬼斧神工之上还清晰地印着一道竹蔑条织就的纤绳印迹,不知道是哪朝哪代,川江纤夫在与大自然对话……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