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珍贵三千多年的农具耜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9-25
  距今三千多年、西南地区第一把商代晚期的农具耜日前在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这把一米多长的木质耜保存得惊人的完好,除了前段有一小块月牙形的残缺外,通体无损。专家称,在全国范围内出土的这种木质耜仅有几把,因而该耜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青铜礼器、玉器的出土。

  据介绍,耜是古时人们用来作为翻土用的农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此次在成都金沙遗址六十一号沟内出土的木质耜,后部略宽,前端略窄,中部稍厚,边缘稍薄,长柄的横截面为圆形,通体由一块整木制成。木耜外表呈深棕色,形状像现代的铲子,由于三千多年污泥的浸泡,木耜的木质已经非常柔软。它的发掘说明西周时期成都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已经相当发达。

  成都考古队金沙工作站刘骏称,木制器物保存相当不易,这把木耜能够幸运地保存到今天,重要原因在于六十一号沟是一条由人工挖掘的大沟,该沟长达数米,沟的中部是一个大积水坑,下部有一层较厚的淤泥层,而这层淤泥距地表较深,土质细腻,有很强的保水特性,隔绝空气的性能也很好,所以才使木耜得以完好保存。

  据了解,此次发掘工作从去年十一月开始,近日将全部结束。除大量商周遗迹外,此次还发现灰沟五十余条、灰坑近一百个、墓葬九座。考古队表示,出土的木耜将根据考古学者研究出来的保存方案加以妥善保存。

摘自:中国艺术品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