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发现百幅张万传木板油画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9-13
  前辈画家张万传日前以九十五高龄辞世,他的家属整理他的遗作,其中包括大量手稿、素描、水彩以及近百幅的油画作品,令人瞩目的是,有上百幅描绘在木板上的小型油画「出土」。台湾美术史研究者谢里法研判,它们应是张万传于日治时期四○年代的早年创作,深具研究价值,是了解张万传终生绘画演变过程的第一手史料,他建议,最好委由美术馆研究及保存。

  斯人已逝,张万传位在天母的家居画室却还在暖冬太阳的照射下,保持原貌。「爸爸即使在生病以后,仍维持他的自我尊严,他生前带有浓厚的武士精神!」一身戴孝黑服的秋菊,是张万传的儿媳妇,她热心引领记者探望公公生前的画室,她指着置放高处的一丛枯萎的盆花,感慨表示,这是公公当年写生的花束,他一再要求家人不能丢掉,而保留至今。秋菊也指着一具优美造型的锡壶,解释这是张万传静物画中常见的物件。

  秋菊说,两年多前张万传中风后,她就受命代为整理他的画作。秋菊把装入分格纸盒的几幅木板画作翻出来,有的是写生的风景画,有的是淡水红楼、白楼的建筑写景,另还有鱼的静物画。这批看来年代已久的画作,有极大比率已出现了颜料斑驳、脱落的情形。秋菊则表示,若有美术机构有心研究,他们乐意将之公开。

  谢里法表示,台湾前辈画家陈植棋、廖继春、李石樵和郭柏川等人在日治时期的学生时代,都曾大量使用木板写生,这是当年画具店便宜即可买到的画材。当时,他们在日籍画家石川钦一郎指导下,在木板上写生,是二、三○年代台湾艺坛流行的习画方式,最近郭柏川故居重新发现的几幅画作,就是相同材质的作品。

  谢里法说,这批前辈画家在青年期创作的木板上油画,因属于他们风格形成以前阶段的作品,有的已被画家毁弃、也有的在火灾、水患、搬迁及战争空袭中损毁;还有的遗留日本。就他所知,只有李石樵将之大批保留下来。

  谢里法强调,从张万传完整保存的这批早年画作,即可看出他的绘画成长过程,有助于了解他在中晚期的风格演变。他认为,这样的画作不必刻意修复。

  张万传家属已在天母家中,设置了张万传灵堂,供其亲友及艺术界人士祭拜。陈水扁总统昨天下午在总统府秘书长陈师孟、文建会主委陈郁秀等陪同下,亲赴捻香。据悉,陈总统已交付相关人士研议,针对已故张万传一生艺术成就,给予褒扬。张万传告别式将在本月二十九日于台北第一殡仪馆景行厅举行,当日下午一时半公祭。

摘自:中国艺术视窗网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