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古籍数字化是文化传承的当代使命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23-09-10

  据媒体报道,《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项目“尚古汇典”近日正式亮相,面向海内外读者提供古籍的阅读、检索、征引等服务。该平台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规划设计、上海古籍出版社具体实施打造。

  近些年,有关古籍数字化的新闻屡见不鲜,如“中华古籍资源库”实现免登录阅览、木版年画数据库上线、石刻数据库上线等。早在2013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古籍数字化正是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使命。

  “纸寿千年,绢寿八百”,古籍文献作为文明的载体,既具有精神性,也具有物质性。一部古籍即便保存状态较好,也需要悉心呵护收藏。然而,文献必须为读者使用才能发挥其价值,这就产生了古籍“藏”与“用”之间的矛盾。可喜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矛盾被古籍数字化这种方式破解。

  化身千百,永久存藏。古籍数字化就是利用现代技术对古籍文献进行信息转化处理,使其以电子数据形式呈现,并通过缩微胶片、光盘、网络等介质保存和传播。古籍数字化有多重价值,数字化处理可以减少对古籍本身的翻阅和损坏,有效保护了古籍原件;数字化使得古籍文献更容易被检索、阅读和理解,打破了时空限制,让不同地区的读者有同等机会获取难得的古籍资源;数字化提高了研究效率,研究人员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文献比对、数据分析等工作。汇聚、共享、传播,可以说,将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浩瀚的中华典籍获得永续的生命力,正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在2022年编制的“古籍十年规划”中,“统筹古籍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规划中明确提出八项古籍数字化工程,包括国家古籍数字化资源总平台建设、“中华古籍总目”网络版资源库建设、古籍数字化版本资源库建设、古籍整理出版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古籍专题资源库建设等。一方面,古籍数字化建设正在走向深化、细化,如先秦至魏晋出土文字、历代石刻、历代人物传记、古代舆图等都有专门的数据库,分领域、分专题已成趋势;另一方面,古籍数字化将朝着聚合的方向发展,国家古籍数字化资源总平台就是要建设一个具有权威性、公益性,可以覆盖全国、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国家古籍数字资源中心。

  近些年,我国古籍数字化已取得了飞跃式发展,接下来,社会各界都应参与进来,做好普及推广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古籍、阅读古籍,赓续历史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经典古籍在化身千百的同时,也“飞入寻常百姓家”。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