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数字人拓展文化新体验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23-02-08]
大年初三播出的“奋进·新征程——2023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上,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人伽瑶,与青年舞蹈家华宵一共舞一曲《梦回敦煌》,生动再现唐代胡旋。
这不是虚拟数字人第一次亮相文化场景。2022年,虚拟数字人在文化行业迎来快速增长,各大文化机构纷纷推出虚拟数字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艾雯雯”,从事策展工作,对文物的历史、艺术价值如数家珍,能够为观众提供讲解、导览、咨询等多种服务;陕西的秦腔艺术虚拟人“秦筱雅”,能说会唱,在一颦一笑间传递秦腔独特韵味;浙江的宋韵文化推广人“谷小雨”,是歌手也是主持人,对宋韵宋词信手拈来。这些虚拟数字人,不仅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文化服务,也更新了文化艺术的呈现方式,拓展了文化数字体验。
所谓虚拟数字人,是运用数字技术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形象接近的数字化人物形象。他们能够像人一样说话、行动,目前多运用于影视、舞台、文博等文化行业。
虚拟数字人在文化领域的快速增长,呼应了文化数字化的时代需求。去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培育以文化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创新呈现方式,推动中华文化瑰宝活起来。”各大文化机构顺势而为,借助虚拟数字人这一新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更多年轻人。此外,数字虚拟人的交互性特点,也贴合了人们在数字世界里的社交需求,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物的一种新的情感载体。
虚拟数字人的产生,是文化与科技的一次融合。作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交互的重要载体,虚拟数字人只有具备真实感,才能打通虚拟与现实,实现与人的情感共鸣。这一方面有赖于技术的进步。比如目前普遍应用的计算机图形渲染、三维建模、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技术,让虚拟数字人在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变得越来越逼真。另一方面,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虚拟数字人的鲜明特征,需要持续的、长期的以内容作为支撑,使之在思想、思维、表达上更具深度和广度。只有内外兼修,虚拟数字人才会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当前,数字人产业还处在初期阶段。虚拟数字人也存在着形象同质化、人设不鲜明、一哄而上等问题。接下来,明确定位、差异化发展,将是虚拟数字人寻求突破的方向之一。
随着行业进步与技术成熟,相信未来还会出现更多虚拟数字人,成为数字时代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带给大家多元的服务和更多沉浸式、陪伴式的文化体验。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