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山西鸟型文物上演“百鸟争鸣” 古今往事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22-11-18


  太原11月18日电 (杨佩佩 胡健)晋侯鸟尊、赵卿鸟尊、鸟形盉、鸟盖人足盉、凤鸟纹尊……18日,65件(组)文物及百余件(套)辅助展品在山西青铜博物馆上演“百鸟争鸣”,诉说着跨越3000年的古今往事。

  当日,山西博物院主办的“且听凤鸣——晋侯鸟尊的前世今生”专题展开展。此次展览以该院“镇院之宝”晋侯鸟尊为主,展出大量鸟型及鸟型装饰文物,展示其突出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山西博物院学术研究部副主任陈汾霞介绍,鸟型装饰盛行于商周时期,晋国作为西周王朝的一个重要分封国,凤鸟形象非常流行,成为晋国人精神的象征和凝聚族群精神力量的重要纽带。

  展厅中心的晋侯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在其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凤尾下设一象首,象鼻内卷上扬。据专家考证,鸟尊的主人是第一代晋侯燮父,它代表了晋文化的源头,也成为这片简称为“晋”的黄土地的文化名片。

  从1998年晋侯墓地114号墓被盗墓者破坏,到2000年墓葬开始发掘,晋侯鸟尊经曲沃、北京、上海、太原四地文博人接力,使其完美合璧,也见证着中国文博事业的飞速发展。

  “3000余岁的晋侯鸟尊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国宝,也是一件饱含故事的藏品,值得被更多民众了解和熟知。”陈汾霞说,正因如此,此次展览以它为主题,并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自己的“前世今生”,吸引更多青少年观展,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与晋侯鸟尊隔空相望的赵卿鸟尊,呈一昂首挺立的鸷鸟造型,禽体丰满,小冠,圆睛,钩喙,通体披饰羽鳞纹,足掌上有蹼。这件2500余年前的青铜器,出土于太原赵卿墓,为晋国晚期青铜工艺杰作。

  展览现场,还有一件刖人守囿车吸引民众驻足观看。研究认为,这可能是一件当时贵族把玩的小物件,或是收藏小饰件的容器。陈汾霞介绍,其顶盖在开合时,固定轴上的4只小鸟便会转动,栩栩如生。

  此次展览还将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曲沃县晋国博物馆等多家单位所藏第一代晋侯燮父夫妇墓相关文物及资料首次集中展出。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2月5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