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地缘优势与数字技术双管齐下文博特色化IP这样拓维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22-09-11


  北京9月10日电(刘越)近日,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理做客中新网“文明的坐标”特别节目“故宫文化云对话”,与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副主任于壮、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席研究员焦天龙展开云上对话。李理认为,利用独特地域优势并寻求数字技术变革,是沈阳故宫博物院拓维的关键之一。

  沈阳故宫是清初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建设的皇宫,沈阳故宫东路建筑的帐殿式建筑格局,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八旗制度,也具有满族早期渔猎民族的文化特征。李理介绍,沈阳故宫博物院作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人员在IP打造上亦着重“特色化”。

  “皇太极的袍服、清早期使用松木雕制的印牌和信牌等文物,以及满族旗袍文化等,都是沈阳故宫的文化特色。我们尽可能地把这些作为特色IP来推广,就像‘大政殿雪糕’一样,融入文创产品的研发。”李理说。

  最近几年,沈阳故宫在数字化建设进程中,侧重于贴近观众,服务观众。李理介绍,沈阳故宫在未来将推出一个微信小程序,帮助观众“沉浸式”参观沈阳故宫,旨在利用数字化成果,帮助年轻人更好地了解具有沈阳故宫特色的古代建筑和文物。

  “在游览过程中,大家拿出手机拍照,就会实时弹出科普介绍。包括我们的大政殿、崇政殿、凤凰楼、台上五宫、文溯阁,以及展厅里的重要文物。”李理认为,得益于前期的数字化建设,如今观众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来游览沈阳故宫,了解重要的建筑和文物,大大提升了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

  “如今,沈阳故宫的建筑结构以及很多文物完成了数字化甚至3D形式的高清采集,这些数据将更好地服务公众。得益于此,没有来到博物馆现场的公众也可以观看虚拟展示。”

  前段时间,沈阳故宫博物院策划了一场名为“国有祥瑞,生生不息”的展览,大获成功。通过展览吉祥瑞兽,尤其是古代建筑上的吉祥瑞兽来向观众讲述龙纹、凤纹等如何形成,又是如何给予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文化支撑。在策展过程中,沈阳故宫侧重于将馆藏文物融入展览主题,并加以数字化展示,地缘优势与数字技术双管齐下,这种方式更容易赢得观众青睐。

  “未来数字化服务基础完成后,我们会着重于‘服务’二字,更好地让传统文化通过数字形式走入观众心里,随着他们回家。”李理说。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