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之巅”与中国当代文学画卷相遇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22-07-06]
余华曾说:“我有超过大概四分之三的小说,都是发表在这本杂志上的。”王安忆曾说:“它从来不嫌弃初写者的幼稚和狂妄,也不盲从和遵命……还具有一种好奇的童真性格,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抢着探索的准备,这就使它始终呈现出年轻的面貌,活力充沛。”
这份杂志正是即将迎来65周岁生日的上海文学期刊《收获》。昨天,“与《收获》同行——《收获》创刊65周年特展”在位于“上海之巅”的最高书店——上海中心朵云书院·旗舰店开启,带人们走近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遇见”莫言、余华、王安忆、苏童、孙甘露、金宇澄等作家,呈现一幅生动的中国当代文学画卷。
展览入口处,一面巨大的作家签名墙引人关注,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见证了中国文学的发展。1957年,巴金、靳以主编的大型文学刊物《收获》在上海诞生。在展览首个板块——“《收获》与巴金”中,杂志创刊号和复刊号集中亮相,巴金为《收获》写下的文字、编辑部老照片及视频资料具有史料价值。
“65年来风风雨雨,但《收获》的创新与坚守都表明了‘出人出作品’的初心不变。”《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说,多年来这份沪上老牌杂志一直在探索适应时代,“作品的质量不能滑坡,我们牢记巴金先生的叮嘱‘把心交给读者’。时代快速变化,思潮涌动,越是如此,文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扎根这座城市的《收获》更要维护住文学成果,为读者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体现上海的格调与担当。”
“《收获》与中国电影”板块里,一张巨幅海报和原著索引图,拼起了《收获》对中国电影的贡献,从《茶馆》《日出》《野火春风斗古城》,到《大红灯笼高高挂》《美食家》《人到中年》《阳光灿烂的日子》《繁花》……中国一批经典电影的原著小说都首发在《收获》,导演张艺谋曾在《文学驮着电影走》中深深致敬《收获》杂志:“无数出色的影片和电视剧莫不是从小说改编而来。文学驮着电影,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准确的文学艺术判断与大胆尝试,让《收获》推出了一批批文学新人。比如,自上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小说叙事和语言崛起了新的美学原则,1988年、1989年《收获》两次青年文学专号推介中,马原、余华、苏童、格非等都以非凡想象力和精妙语言,发表了引起重大反响的作品,《浮躁》《活着》《九月寓言》《丹青引》《许三观卖血记》等小说书写了日常生活的戏剧性,彰显文学的精神力量。在“《收获》与文学大家”板块中,读者通过一张张作家名片,可以看到五十多位作家在《收获》留下的文学印记,还有冰心、冯骥才、余光中、莫言、贾平凹、王朔、余华、马原、王安忆、孙甘露等文学大家的珍贵手迹、书信、手稿。
作家李锐曾感慨:“一家两代三口人同时为一本杂志写稿子,这件事情恐怕在中国也少有。”这样的情况在《收获》杂志却并不少见,父女、兄弟、母女、夫妇,甚至是祖孙三代人,他们都有可能不断相遇在一本杂志的文学空间。比如,叶圣陶、叶至诚、叶兆言祖孙三代从事文学创作,都曾在《收获》发表作品。
“此次特展是想表达一种敬意,致敬中国文学,也致敬中国的作家和读者。文学应该永远保持时代高度和思想高度。”程永新表示,无论是策划特展、做排行榜,跨界脱口秀、打造App等,杂志都希望吸引更多读者亲近文学、爱上文学。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